现存不到4%的《永乐大典》,究竟经历了什么?
《永乐大典》编纂于明朝永乐年间,这部旷世宏编“合古今而集大成”,规模远超前代所有类书,实为典册渊薮、佚书宝库。“《永乐大典》汇集了先秦至明永乐时期的七八千种书籍,涵盖历史、地理、文学、哲学等各个领域,成书时共11095册,共约3.7亿字,是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记载。...
江西历史文化研究专栏|论中国米粉起源于江西|米线|面条|面食|小吃...
1997年,作家朱伟出版著历史散文集《考吃》一书出版,该书有《米线》篇,也认为先秦的“粲”是米线的祖宗:“‘粲’其实本意是精米···米线在早时的烹饪书《食次》中,记为‘粲’···粲字的引申义是精制的餐。”并引用《诗经·郑风·缁衣》句:“适子之馆兮,予绶子之粲兮。”接下来解释说:“这两句的意...
1986年江陵楚国大墓出土2300多年前的战国冲锋枪!竟能20连发!
孙膑在其兵法中明确记载,武器中有强弩6000,矛盾2000,工匠300人,这一记载在秦始皇陵兵马俑中得到了有力的证实。?不仅如此,古籍《吴越春秋》还明确指出,弩是楚国人发明的。文中描述楚国的琴氏如何巧妙地横弓著臂,施机设枢,通过弩的巧妙运用,最终使诸侯臣服。这一记载不仅为我们揭示了弩的起源,更展现了楚国在军...
采金为丝 妙手编结(工匠绝活)
花丝镶嵌,又称细金工艺,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金银错工艺,至今已有几千年历史,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采金为丝,妙手编结,嵌玉缀翠,是为一绝。花丝镶嵌是两种技艺的合称。”马赛介绍,“花丝”是花样丝的简称,是以金、银、铜等延展性强的金属材料为原料,先将材料制成细丝,再运用掐、填...
春秋战国素面玉璧有价值吗-春秋战国素面玉璧有价值吗
素面玉璧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贵族社会中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在当时,玉器不仅仅作为一种装饰品,还具有宗教和仪式意义。素面玉璧经常被用于祭祀和庆典活动中,用以表达对神灵的敬意,这充分展现了其在宗教信仰和仪式上的价值。此外,素面玉璧的出现也反映了当时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能够搜集到素面玉璧的贵族家庭通常拥有...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造纸的国家吗?造纸术的意义究竟有多大|文史宴
相比之下,当纸莎草纸出现时,中国还没有文字(www.e993.com)2024年11月18日。到纸莎草纸出现1500年之后,中国有了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文字——刻在龟甲和动物肩胛骨上的甲骨文,到商朝后期又出现了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春秋战国时代的书写媒介则以竹简和木牍为主,此外还有比较贵重的缣帛,但无法普及,意义有限。
鸟形文物:历史与神话的交织|新知
此神鹤的造型极为独特,它的身体、双腿、鹿角与底板均可自由拆卸与组装,这种设计展示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鹤的头、颈与鹿角都装饰着精美的错金工艺,而背脊与双翅周边则原本镶嵌有绿松石,虽然现在已经遗失,但仍能想象其昔日的华丽。06汉汉代是冶铁业发展空前繁盛的时期,鸟纹的设计比起春秋战国时期的几何形抽象...
理解自己的文明(6):银黄溢彩|图鉴_腾讯新闻
早在商周时期,金器就用于祭祀和礼仪。金银器皿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的金银工艺已有较大发展,但尚受制于青铜工艺。秦汉金银器风格形制丰富多彩,呈现出恢弘博大的气势。东汉以后,金银器工艺开始脱离青铜器铸造的范式,逐渐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工艺类别。
理解自己的文明(6):银黄溢彩
早在商周时期,金器就用于祭祀和礼仪。金银器皿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的金银工艺已有较大发展,但尚受制于青铜工艺。秦汉金银器风格形制丰富多彩,呈现出恢弘博大的气势。东汉以后,金银器工艺开始脱离青铜器铸造的范式,逐渐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工艺类别。
文博展讯丨五月,北京地区这些文博展览持续进行中
展览简介:为贯彻落实《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精神,深化古籍文献类文物的保护与活化,故宫博物院在对院藏雕版文物进行整理、保护、研究的基础上,在太和门内东南崇楼及朝房开设“雕版馆”,同时举办“吉光片羽——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宫廷雕版文物展”,库房式陈列展出文物15000余件(组)。这是故宫博物院建院以来,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