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自老舍自传体作品《正红旗下》即将在苏开演
《正红旗下》是老舍先生创作于1962年的一部自传体作品,也是他一生最后一部小说作品。通过老舍先生的第一视角,讲述了自己出生前后,老北京城在民族危亡、时代凋零中的一段历史。这样一部未竟之作,因著名编剧李龙云的改编与续写,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使其成为一部完整的戏剧剧本。在导演冯远征和闫锐的精心执导下...
《茶馆》是中国特有的戏剧现象
自从焦菊隐和夏淳导演、于是之主演的《茶馆》在1958年首演,话剧《茶馆》和北京人艺成为一组无法切割的名词,在1949年以后的中国戏剧史里,找不到第二部作品能够拥有《茶馆》的地位——这是老舍的剧本和焦菊隐、于是之的演出构成的,更有北京人艺作为当代中国最高水准的话剧艺术创作中心的权威性作为加持。时隔36年,北京...
品读老舍“最好的一本书”
1944年,老舍在重庆开始创作《四世同堂》,到今年刚好是80周年。作为一部表现抗战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与抗战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被老舍先生自认为“从事写作以来最长的、可能也是最好的一本书”,文学界将其评为“20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四世同堂》曾两度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在2010年10月30日话剧《四...
老舍的影像之路:文学的精髓 时代的新意
《我这一辈子》是第一部登上大银幕的老舍作品,也是1950年最为卖座的电影,由著名导演石挥执导,杨柳青(石毓浔,石挥的大哥)编剧。与原著相比,影片拉长了整个故事的时间跨度,将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中国近代一系列重要的历史节点都呈现在“我”的视角下,以个体命运窥见历史洪流,以时代变迁照见人间悲欢。
文化周刊丨话剧《四世同堂》在琼上演 品读老舍“最好的一本书”
1944年,老舍在重庆开始创作《四世同堂》,到今年刚好是80周年。作为一部表现抗战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与抗战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被老舍先生自认为“从事写作以来最长的、可能也是最好的一本书”,文学界将其评为“20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四世同堂》曾两度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在2010年10月30日话剧《四...
大人物老舍的小幽默|人物
诗中提到的大雨即孙大雨,现代诗人、文学翻译家(www.e993.com)2024年11月26日。洗星海即冼星海,人民音乐家。高长虹是现代作家。万籁天是戏剧、电影工作者。冰莹即谢冰莹,现代女作家。成舍我是著名报人。碧野是当代作家。林风眠是画家。1934年,老舍在半月刊《论语》上为自己的作品写广告:“《牛天赐传》是本小说,正在《论语》登载。《老舍幽默...
老舍:京味儿 的智慧与良知
新中国成立后,老舍的主要精力就投入到了剧本的创作当中。自1950年至1963年,几乎每隔一年,北京人艺就会上演一出老舍创作的新戏。这一时期,他的创作达到了一个新高潮。反映他最熟悉的老北京生活的《茶馆》最为杰出。作品中刻画出茶馆掌柜王利发,提倡实业救国的秦二爷以及敢于和洋人对抗的旗人常四爷等典型形象,通过在茶...
??新导演 新阵容 新的诠释 《老舍五则》2024版全新登台
2010年,老舍先生诞辰111周年之际,他的短篇小说首度被改编成了话剧《老舍五则》搬上舞台。这是著名导演林兆华复排北京人艺《茶馆》之外,唯一排演的老舍先生作品。14年后,林兆华之子林熙越导演,将这部悲喜交集的《老舍五则》2024版,以新的阵容、新的诠释、新的风貌呈现在观众面前。该剧是北京市文联“大戏看北京”文艺...
老舍与北京人艺的双向奔赴
1957年7月24日,巴金、靳以主编的《收获》杂志创刊号出版,《茶馆》作为杂志的首个剧本发表在上面。这是《茶馆》最初的文学剧本,和北京人艺最终搬上舞台的演出本不太一样。舒乙曾说,他们家里找到的《茶馆》手稿有三部之多。《茶馆》写出来后,按照老舍的习惯,又去人艺给艺委会成员朗诵了剧本。这部《茶馆》是三...
从东方到西方,老舍《茶馆》为何魅力长存?
中新社记者:老舍是“京味儿”作家,北京人艺的创作也深深扎根于中国的文化土壤,如何能令海外观众看懂中国话剧,感知中国文化的韵致?刘琳:让海外观众看懂中国话剧并感知中国文化的韵致,确实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语言障碍是“出海”要面对的首要困难,好在当年《茶馆》“出海”前做足了准备。乌苇精通中文,熟悉中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