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晨雾飘渺如水墨画卷
11月14日,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内飘起薄雾。江南深秋初冬时,浙江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内晨雾飘渺,宛如水墨画卷,美不胜收。(无人机照片)中新社记者王刚摄11月14日,航拍晨曦中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江南深秋初冬时,浙江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内晨雾飘渺,宛如水墨画卷,美不胜收。(无人机照片)中新社记者王刚摄...
探访浙江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乡野秋景引客来
金秋十月,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内秋景宜人,乡野风光吸引民众游览。黄彦君摄10月20日,游客在浙江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内选购新鲜蔬果。金秋十月,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内秋景宜人,乡野风光吸引民众游览黄彦君摄10月20日,浙江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游客骑车观光打卡。金秋十月,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内秋景宜人,乡野风光吸引民众游览。...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文化活水滋养“石榴果”
良渚遗址公园积极推动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不同民族的群众通过沉浸式体验感受中华文明的辉煌历史和文化传承。“通过讲解员生动的讲述,我对良渚文化、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内涵都有了更多了解。”杭州亚运会期间,随全国少数民族参访团到访的赫哲族代表卢艳华,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参观时不胜感叹,“良渚文化就像一条...
良渚遗址书写保护传承新篇章
清晨,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里,几位考古技工正在用洛阳铲钻探土层,观察取出的土芯样本,根据土芯每一节的颜色变化,寻找地层深处的考古线索。“我们今年完成了一桩‘大活儿’,也是一桩‘细活儿’。”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古城及外围水利系统考古领队王宁远说,5年来,他们按照每隔5米钻探一孔的基本原则,完成了...
文脉华章丨良渚:青山还绿 遗址重生
良渚,始终牵动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心——两次亲赴现场调研、多次就良渚遗址保护和申遗工作作出重要指示。2024年7月4日拍摄的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全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江汉摄很难想象,这一中华文明的重要根脉,曾一度岌岌可危。新世纪初,由于当地一带出产的安山岩品质卓越,良渚成了石材开采的“金矿”。
良渚古城赏秋下 | 古城秋收即将开启,先睹为快这些秋景
瑶山遗址位于良渚古城东北方向约5公里(www.e993.com)2024年12月18日。瑶山遗址不仅是一处祭坛,还与城址区的反山、姜家山等一系列分等级墓地一样,体现了五千年前的阶层划分、统一信仰和社会分工等价值特征,是良渚古城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04赏秋第四站老虎岭遗址公园踏着木道走进老虎岭遗址公园,了解五千多年前良渚古城的水坝遗址,探索良渚先民制...
从一个个线索追下去,他们追出了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古城
“甚至我们在距离良渚古城遗址18公里外的德清县雷甸镇杨墩村中初鸣遗址,发现长江下游地区良渚文化时期规模最大的制玉作坊遗址群。”刘斌把中初鸣遗址称作为良渚古城附近的玉器“工业园区”。种种迹象,能看出良渚文明是一个发达的、等级森严、统一化规范化的文明。
文化中国行丨走!去良渚古城体验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
2011年,良渚正式建成我国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实证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近日,数字赋能下,24小时全程在线的“遗产监测预警系统”在良渚遗址正式上岗。借助安装在土壤、空气中的传感器,遗址的本体状况、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监测指标数据都一一展示,经过深度整合与智能...
一眼千年!“浙”几处遗址公园,等你来探寻~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是全国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良渚文化最直接的载体,有目前已发现的中国乃至世界上距今5000年且同时拥有城墙和水利系统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都邑遗址。它是东亚和中国5000多年前史前稻作文明的最高成就,是人类文明史上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范例。
沉睡3000多年,小古城遗址还有哪些未解之谜?
从良渚古城遗址出发往西约10公里,是浙江考古界的“新贵”——小古城遗址。它距今3000多年,发现了院落型建筑群、人工堆筑高台、城墙与木构水城门等系列重要商代遗迹。小古城遗址庙山发掘区的人工高台遗迹。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人们往往觉得江南地区要到春秋的吴越争霸时才再度崛起,小古城遗址的发现,刷新了学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