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龄未成年人犯罪“情节恶劣”的体系考量
但各地区不平衡、个体不平衡仍然存在的现状,进一步考虑未成年人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发育的个体差异性,附条件地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有利于打击低龄未成年人犯罪,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秩序;另一方面,有利于引导低龄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进一步强化对未成年被害人的保护和促进少年司法制度的不断完善。
【“花”式说法】法立于上,教弘于下——年龄不是犯罪的“保护伞”!
未成年人实施抢劫、盗窃、暴力伤害犯罪的,有近六成曾长期沉迷网络,未成年人受网络不良信息影响产生犯罪动机占比较高。未成年人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尚不具备完全辨认和控制能力,平时应该学习掌握基本法律知识并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一方面要增强自身自制力,学会分辨事物的利弊,要深刻认识到违法犯罪不仅会对国家、社会、被害人...
未成年人犯罪专题:移植、反思与重塑:“恶意补足年龄”规则的本土化
导致未成年人生理及心智成熟速度同较20多年前差异化明显,通过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以实现预防未满14周岁未成年人犯罪及保护被害人主体利益的目的,最终实现法所追求的公平正义;其二,“维持论者”认为未成年人犯罪治理制度规定具有内在合理性,现行最低刑事责任年龄标准适当,应予以维持,主要是从刑法谦抑性及轻刑化...
江东华|论间接结果的体系定位
其二是刑事责任能力的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对案件事实判断的起点在于行为人是否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是否具备辨控能力,如果不具备,则不会对其他事实进行犯罪规格的判断,从这个角度来说,刑事责任能力与其他的构成要件要素并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体现出先在性,将其纳入犯罪论前置,更符合司法普遍认知。在四要件的理论框架下,...
个别下调犯罪刑责年龄具有积极意义
此次刑事责任年龄的下调,是未成年人犯罪的现实情势所趋,有其合理性和积极意义。近年来,虽然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形势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未成年人犯罪数量也在逐年下降,但低龄未成年人犯罪却呈现抬头趋势,其中14至16周岁未成年人犯罪人数,仅一年时间就从2018年的4095人增长到2019年的5545人。与此同时,全国多地多起14...
多位专家反对因校园暴力降低刑事责任年龄:14周岁符合国情
“也就是说,未成年人犯罪的年龄标准降低了,幼女的界定年龄也降低了(www.e993.com)2024年11月20日。那成年人若是和13岁的女孩在一起,还能不能叫强奸、拐骗等罪名?”他说,实施犯罪的12、13岁未成年人毕竟是少数,但是被侵害的这一年龄的未成年人肯定是大多数,这样一来,两者利弊怎么区分很容易看出来。因此,刑事责任年龄是否要修改关键看国情,...
学习时报谈未成年人犯罪:应认真对待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
低龄未成年人犯罪的应对措施。对低于刑事责任年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而言,由于涉案未成年人尚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而不能对其定罪量刑,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低龄未成年人犯罪就可以放任不管。解决低龄未成年人犯罪主要有刑事处分和保护处分两种模式,两种模式各有其利弊。
行拘执行年龄降至14岁利弊如何平衡
时隔两年,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拟将行政拘留执行年龄从16周岁降低至14周岁的规定,仍引发社会广泛讨论。降低行拘执行年龄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矫治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需补足哪些短板?行拘年龄需适时适当调整自公安部发布《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已过去两年有余。时...
“江歌案”中的法律与道德
事故责任分配的经济学目标,就是最小化这两种成本之和,而非单纯减少任何一种成本,否则就会导致一种成本被过度降低的同时,另一种成本过度攀升。以事故预防的最优均衡点为界限,在这个界限以下,要“尽人力”;越过这个界限,就只好“听天命”了。追求绝对安全,结果是任何事情都做不了。
“97刑法”,我国法治建设征程的重要里程碑
“立法修正既涉及刑法总则条款,也涉及分则条款。”刘艳红教授提出,在刑法总则条款方面,一是在主体责任要件上降低了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二是在刑罚体系上增设了老年人犯罪从宽、禁止令和从业禁止制度,完善了死刑、管制、累犯、坦白、缓刑、假释等一系列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