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碗碗腔艺术植根沃土 非遗传承薪火相传
展示馆设有小型舞台,观众可以现场观看演出,领略碗碗腔独特的表演艺术和柔腔婉韵;展示馆同时陈列有大量剧本、曲谱、剧照、服装、道具、乐器、锦旗、条幅等珍贵实物资料,以及文字、图片介绍,全面展示了孝义碗碗腔的发展变化、音乐特色、代表剧目、著名演员等情况,有助于观众了解碗碗腔艺术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培养和激发青年...
话说渭南丨碗碗腔走出渭南后
孝义碗碗腔大舞台剧目,曾涌现出了多个获全国多项大奖、影响广泛的优秀碗碗腔剧目,也曾造就了不少著名演员。山西孝义张建琴,是全国唯一因专业演出碗碗腔剧目,获得了全国第十六届梅花奖的演员,她演出的“风流三部曲”名扬省内外。孝义碗碗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张建琴成为国家级孝义碗碗腔传承人。更值得赞...
何称“孝义”
碗碗腔生于陕西,长于孝义,是由皮影说唱艺术逐渐演变而成的。据传,清代光绪年间,陕西省同州(今大荔县)一带连年灾荒,大批饥民渡过黄河逃难到晋南、晋中,一些皮影戏艺人也前来卖艺谋生。后来,受山西的中路梆子、孝义皮腔、汾孝秧歌等孝义地方戏曲和孝义民间艺术的滋养,结合方言语调的特点,皮影说唱艺术在演唱、伴奏、...
一张皮道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孝义皮影的前世今生
“孝义皮影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纱窗皮影戏,另外一种是纸窗皮影戏。现在我们所说的孝义皮影基本都是纱窗皮影戏,纸窗皮影已经没有了。”皮影爱好者王克斌向我们介绍道,言语中满是惋惜与遗憾。孝义土生土长的皮腔纸窗皮影戏,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其足迹遍布很广,素有“无孝不成班”之誉,那著名的皮腔曲牌三...
传统非遗点亮文艺之乡 传承路上有新意有新人
1.孝义面塑的传承人王钟(左)在直播间教大家制作孝义面塑。2.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孝义皮影雕刻艺人胡发伟讲述皮影雕刻技巧。3.吕梁工艺美术大师王月琴(左)与山西金牌导游王瑾在直播间介绍孝义刺绣。4.国家非遗孝义碗碗腔表演现场。5.国家非遗孝义皮影戏第八代传人侯建川(右)讲述非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