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走了,《茉莉花》将永远飘香
2024年6月20日 - 上海热线
何仿听罢,兴奋地竖起大拇指说:“太妙了,这首《茉莉花》非你莫属啊!”程桂兰首次在南京人民大会堂演唱《茉莉花》,博得了一片掌声和叫好声。接着,她又在上海、杭州、北京等地演唱,富有地方色彩的表现形式,令中国唱片社的老总拍案叫绝,再一次被录制成《好一朵茉莉花》,迅速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传唱。苏州方言的《...
详情
从此天堂飘香《茉莉花》(组图)
2013年9月25日 - 网易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草也香不过它,奴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来年不发芽;好一朵金银花,好一朵金银花,金银花开好比勾儿牙,奴有心采一朵戴,看花的人儿要将奴骂;好一朵玫瑰花,好一朵玫瑰花,玫瑰花开碗呀碗口大,奴有心采一朵戴,又怕刺儿把手扎。”少年何仿一下子就被这首悠扬动听的《鲜花调》迷住了...
详情
《茉莉花》署名何仿是个错误
2008年9月22日 - 新浪新闻
其他人最终也就同意了。”正是由于朱新华当年的这个举动,最终在何仿没有提供任何采集歌谱和说明资料的情况下,编委们最后同意将《江苏卷》草稿本中《茉莉花》歌谱的署名改为“何仿整理词、记谱”,搜集流行地由苏北改为“六合”,同时加注解说明情况并附上“原词《茉莉花》”。
详情
民歌都是集体创作的吗?
2015年5月9日 - 大众网
以笔者为例,我所掌握的民歌基本都是从歌谱和音响中学会的,而不是靠前人口头教唱学会的。我想,最有代表性的中国民歌《茉莉花》基本上家喻户晓,人人会唱,靠的是现代化的传媒工具,而不是口头传承。民歌是集体创作和口头传承的这个结论,是基于民歌不可再生的这个推断得出的,这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历史进入了21...
详情
席琳迪翁与宋祖英合唱
2013年2月7日 - 大众网
后来,又有个叫约翰·贝罗的英国人来华,担任英国第一任驻华大使的秘书。1804年,他出版了自己的著作《中国游记》。也许在他眼里《茉莉花》是中国民歌的代表吧,所以在著作中特意把《茉莉花》的歌谱刊载了出来,于是这首歌遂成为以出版物形式传向海外的第一首中国民歌,开始在欧洲和南美等地流传开来。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