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杂志首次发布中国科学家领衔发起的全球性大科学计划白皮书
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20多年前,人类基因组计划已成功绘制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基因组“全景图”。同样是破解人体构造“天书”,“π-HuB”计划则从更高维度出发,专注于揭示生命活动的蛋白质组“实时全景图谱”,更深入、全面、系统地探索人体在不同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动态变化,全面剖析人体发育、衰老以及疾病产生的内在机制。
第一张人类剪接体图谱来了
西班牙巴塞罗那基因组调控中心(CRG)的研究人员绘制了人类剪接体的第一张图谱。近日,这项耗时10多年完成的科研成果发表于《科学》。剪接体编辑从DNA转录的遗传信息,使细胞能够从单个基因中产生不同版本的蛋白质。超过9/10的人类基因由剪接体编辑,这一过程中的错误与一系列疾病有关,包括大多数类型的癌症、神经退行性...
人类细胞图谱计划最新成果登Nature封面,第一版完整图谱预计2026年...
11月20日,人类细胞图谱(HCA)计划在Nature及其子刊以专题形式发表了最新系列研究成果(Nature5篇、NatureMedicine3篇、NatureCommunications2篇、NatureGenetics2篇),并汇编了已发表的研究成果文章27篇,提出了绘制第一个HCA草图的工具、数据和想法,代表着向细胞图谱迈出了重要一步。此次研究成果包括胚胎、胎...
“女娲”基因组计划发布第六项成果
本报讯(记者孟凌霄)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徐涛院士团队、何顺民研究员团队牵头的“女娲”中国人群基因组计划发布了第六项成果。研究人员利用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222例高深度全基因组测序数据,构建了全球人群VNTR多态性遗传图谱。相关论文近日发表于《细胞-基因组学》。在人类基因组中,超过一半的区域由重复序列组...
“人类基因组计划”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第三,优先技术发展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刚一启动,核心科学家就清醒地认识到,必须把基因组测序与绘制图谱的工具与方法作为一个更大的项目去开发。他们把多种渐进性的技术创新整合在一起,取得了革命性的进步,从毛细管电泳法到桑格DNA测序法就是一个极好的例证,DNA测序法最终成为绘制人类首个基因组图谱的关键技术...
人体细胞如何分工 这张图谱带来新的认识
2000年6月,人类基因组草图的绘制工作完成,并最终绘制了一张类似化学元素周期表的人类基因组精确图谱(www.e993.com)2024年12月20日。2006年开始,一项被命名为“炎黄计划”的研究项目在深圳展开,即通过对白、黄、黑三大人种进行大样本的全基因组测序和序列分析比较,探索人类基因组在不同人群中的多态性分布和变化规律。2008年11月,“炎黄计划”中国...
2024年十大科技进步,除了AI还有这九个
这项工作的意义堪比人类基因组计划。它将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推动再生医学的发展。比如,通过比较健康细胞和病变细胞的差异,研究人员可能发现新的治疗靶点;通过了解不同类型细胞的特征,医生可能在疾病出现临床症状之前就做出诊断,实现真正的个性化医疗。
从更高维度破解人体“天书”
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20多年前,人类基因组计划已成功绘制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基因组“全景图”。同样是破解人体构造“天书”,“π-HuB”计划则从更高维度出发,专注于揭示生命活动的蛋白质组“实时全景图谱”,更深入、全面、系统地探索人体在不同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动态变化,全面剖析人体发育、衰老以及疾病产生的内在机...
比人类基因组更复杂 甘蔗基因组图谱的绘制标志着一个科学里程碑
到目前为止,甘蔗复杂的遗传学使其成为最后一种没有完整和高精度基因组的主要作物。研究人员结合多种技术,成功绘制出甘蔗的DNA图谱,并确定了关键区域--包括与糖的生产和运输以及对褐锈病的抗病性有关的几个区域。甘蔗的参考基因组可用于帮助培育抗逆性更强的作物或提高糖产量,并可应用于农业和生物能源领域。
“唐尧”基因组取得历史性突破!为何被称为“里程碑式的事件”?
康禹说,选择合适的样本是第一步。悠久的历史、多样的地理气候环境,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遗传多样性。“‘唐尧’基因组是研究的起点,我们决定从人数最多的汉族开始。”康禹说。“构建中国人自己的参考基因图谱,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现代医学应用,所以样本需要更好地代表现代中国人的基因组特征。”康禹说,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