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苏轼的朋友圈,我才知道好朋友是从哪来的
苏轼&刘贡父:以性情交友有人说,真正的朋友,始于志趣,合于性情。苏轼和刘贡父能成为一生的挚友,恰恰就是因为性情相投,灵魂相似。两人聚在一起时,总会发生许多有趣的事,因而也流传下来了不少佳话。《苏轼传》中就记载过这样一则故事。一天,苏轼和好友刘贡父提起,自己在读书时,每天都吃三白饭,那滋味真...
苏轼与苏辙:与君世世为兄弟
在自身经济十分窘迫的情况下,苏辙又卖掉部分田产,帮助苏轼的儿子们在颍昌安家。从此,苏辙退居颍昌。然而,“归去来兮,世无斯人谁与游”(苏辙《和子瞻归去来辞》)?他无时不在思念着哥哥。曾经,他们彼此切磋,相互赏识;如今,哥哥已经去世了,再也不能跟他诗文唱和,再也不能品评他的新作。翻读苏轼的遗文,成为...
苏轼:父是学霸还鸡娃,弟是捞哥狂人,三妻妾爱他如命,儿是天才
如果你认为苏轼的儿子中只有苏过厉害,那真的是小瞧苏轼了。苏轼的其他两个儿子,也是个顶个的厉害。长子苏迈为第一位夫人王弗所生,26岁就考中进士,他和父亲一样做了官,且在政治上颇有政绩。二子苏迨也是二夫人王闰之所生,他24岁中进士,但他淡泊名利,并不愿入朝为官,他一生追求学术研究,是大儒张载的三位高足之...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轼12首潇洒诗词:生活理应不骄不躁
苏轼与钱穆父同朝为官,两人性情相投,成了知交好友。后来,钱穆父被调离京城,苏轼为他饯行,并留诗赠别。一别就是三年。其间,钱穆父在京城与吴越之间漂泊不定,生活艰苦,如今又要远赴瀛洲。途经杭州时,苏轼特意与他相会。尽管他们脸上布满岁月的沧桑,写尽疲惫,但是他们的友情一如当初。“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苏轼三子苏过:日月相伴济沧海
苏轼去世后,苏过按父亲遗愿,将其葬于郏城“小峨眉”,并于崇宁元年、二年(1102年、1103年)为父守丧。文袭东坡人称“小坡”《宋史》在《苏轼传》后为苏过留下了一段完整文字,其文字主要来源于晁说之撰《宋故通直郎眉山苏叔党墓志铭》,通过该文我们可以拼凑出其大致生平:苏过十九岁通过发解试,而在礼部省试时...
文化中国行丨遇见三苏祠 聆听“一门三杰”背后点滴故事
这些点滴,影响着苏轼,为官之后,他始终坚守忧国亲民、以民为本的治理思想,为所到之处的老百姓办了大量的实事(www.e993.com)2024年11月8日。正是苏家代代传习的“读书正业、孝慈仁爱、非义不取、为政清廉”家风家教,才成就了这“一门三杰”“是父是子”的佳话。四川省苏轼研究会副会长刘清泉:“是父是子”即俗语所说“有其父必有...
苏轼笔下的《小儿》:家庭琐事背后的亲情丝绸
在苏轼的生平中,与他关系最为密切的儿子莫过于被宠溺地称为“小坡”的苏过。19岁即以诗赋考中两浙路的举人,然而未能通过礼部试。在苏轼担任兵部尚书期间,苏过以荫身为右承务郎。然而,家庭命运的波折使得苏过随父亲转居岭外的惠州和海南,生活艰苦,但苏轼对儿子的称赞却始终未曾停歇。“一身百为,不知奇...
家里有这3个迹象,暗示你真的管得太宽了
从日常着装的琐碎选择,到求学路上关键的中学、大学选择,父母都亲历亲为为其规划。久而久之,他在面对自我决策的时刻,往往显得举棋不定,甚至心生畏惧,害怕独立承担选择的后果。这种长期的依赖心理,也渗透进了他的职业生涯,使得他难以在任何一份工作中长久扎根,频繁跳槽成为了常态。
眉山与三苏的产生(下)
程夫人之祖、苏轼之外曾祖程仁霸,曾摄录事参军,程氏夫人之父程文应,为大理寺丞;程夫人之兄程浚与苏涣同举进士,程夫人之侄程之才(字正辅)、程之元(字德儒)、程之邵(字懿叔)都仕宦有声。可见,程家确实在眉山堪称大家望族。苏轼晚年在惠州曾作《外曾祖程公逸事》,称外曾祖程仁霸“以仁厚信于乡里”,...
苏辙的年夜饭
1059年,21岁的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回到京城开封。两年后,兄弟二人参加制科考试,结果苏轼中第三列三等,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并于十一月辞别家人,腊月抵达陕西凤翔;苏辙则被列为四等,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苏辙拟赴任的商州与兄长的凤翔都在陕西,距离开封千里之遥。而父亲在京编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