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苏辙:与君世世为兄弟
苏轼二十岁时,学业初成,父亲便将指导弟弟的重任交付给他。对于才气飞扬的哥哥,苏辙终其一生都充满了敬重与仰慕,他说:“抚我则兄,诲我则师(他既是我的哥哥,又是我的老师,他爱护我,教导我)。”并常常感叹自己资质鲁钝,凭借父兄的影响力才得以闻名于世,因此深感惭愧。苏轼却觉得弟弟各方面都比自己更加优秀。...
缙云丨陈志:苏东坡与万州——木枥周溪烟霞远
一千年前苏东坡对重庆万州的凝望与书写,注定让这片灵秀的山水青史留名。1059年深秋,24岁的苏东坡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三人携家眷,从眉山出发,乘船沿长江一路东下前往汴京开封,施展兼济天下的一腔抱负。“三苏”一边欣赏美景,寄情于山水之间,一边诗词唱和,全程松弛感拉满。船到万州武宁县(今万州区武陵镇)地界,只...
李白苏轼为何在河南留下这么多诗篇?
走到渑池崤函古道,苏轼寻找当年随父亲进京赶考时痕迹,却一无所获,惆怅不已,写下“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往事往往如鸿飞雪化,再无踪迹,“雪泥鸿爪”的感慨遂深入人心。多情的柳永也是这条“诗歌走廊”的“明星”。开封东水门外,他与恋人无奈相别,“都门帐饮无...
人到中年才明白,父亲为什么沦落为底层人
事实上,和父亲在机械厂的工友,都慢慢变成了正式职工,也享受了退休待遇。俗话说:“父亲的格局,儿女的结局。”果然,父亲的父亲没有格局,那么父亲是混不出什么名堂的。当父亲老了,还在面朝黄土背朝天,很累的时候,吧嗒吧嗒地抽烟,为生计发愁,显得迷茫。对比一下,北宋的苏轼,其爷爷苏序,乐善好施,也给了子女读...
出人意料,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被它超越了
还有作为平凡父亲的苏轼:小儿子出生时,不祈求他聪明,只希望他平平安安。更有他与三朝元老欧阳修、和尚、道士乃至田间老妇交友畅言的经历。这都是李一冰先生“下苦功”的成果。在没有电脑的时代,李一冰在图书馆,一本一本查找资料,一笔一划亲自编订《苏轼年谱》,并整理《东坡事类》等重要书籍,构建了可靠、丰富...
晚潮|父亲节,草木与习俗
古代,父亲的“金榜题名日”被称为“科甲日”,是一生铭记的日子,作为子女更不会忘记,每当这一天到来,子女要为父亲举行祝福活动(www.e993.com)2024年11月8日。因此,这一天也是父亲的节日。北宋苏轼被贬岭南任职时,他的大儿子苏迈就曾从京城千里迢迢赶到那里,为父亲庆祝“科甲日”。
...??经典围读会》长江季回归,梁家辉、保剑锋、华宵一含泪读苏轼
苏轼是当之无愧的长江之子,他的人生与长江紧密相连,仿佛江水一般流淌着诗意与故事。如果说长江中游的黄州见证了“苏轼成为苏东坡”的乐天与豁达,那么长江首城宜宾则邂逅了苏轼的青春意气与成长的痛楚。1059年,苏轼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首过宜宾,意气高昂,在浩浩长江之上留下舟中抚琴、饮酒赋诗的和美图景。正是在这里...
陈持平:我画我说苏轼苏辙和他们的“怀渑池”“渑池怀旧”
他作诗寄给苏轼,而后苏轼和诗响应。苏辙曾被任命为渑池县主簿,他与苏轼当年跟随父亲苏洵赴京应试时经过渑池,而且也同住过县中僧舍,并且同于壁上题诗。这回送行苏轼赴陕西凤翔做官,又经过了他们曾经去过的渑池,因此苏辙作(怀渑池寄子瞻兄)。苏轼的回信和诗(和子由渑池怀旧)四个脚韵与弟弟苏辙的诗全部相同,但是...
“读苏轼 游神州”——苏轼:20城20景20诗
忆昔与子皆童丱,年年废书走市观。市人争夸斗巧智,野人喑哑遭欺谩。诗来使我感旧事,不悲去国悲流年。(眉山日报社供稿)湖北宜昌游三游洞公元1059年苏轼与父亲、弟弟共同游历途经湖北时所作冻雨霏霏半成雪,游人屦冻苍苔滑。不辞携被岩底眠,洞口云深夜无月。
苏轼:父是学霸还鸡娃,弟是捞哥狂人,三妻妾爱他如命,儿是天才
父亲教授学问,弟弟陪读,他们仨,等于直接就组成了一个小型私塾,且这个私塾的读书氛围还比普通的私塾好上几倍。如此苏轼,能不幸福吗?后来苏轼无论怎样被贬,他的弟弟苏辙也总是和他站在一起,且上演了几十年的“疯狂捞哥哥”戏码。关键,普通的兄弟情义,最怕的不是“共患难”,而是“同处一个屋檐下”,尤其是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