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成名诗,竟是16岁写下的这首送别诗,如今已被选进语文教科书
其实白居易的这首诗全名叫写作《赋得古原草送别》,全诗有八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要解读好这首诗,还得从诗题入手,试题中其他字还好理解,关键是这“赋得”二字,是理解这首诗的关键文字信息。原来,唐代贞元年间,年方...
王之涣写下一首送别诗,李白、白居易纷纷仿写,都抄成千古名句
《青门柳》唐??白居易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柳树的青色,常常让人伤感,多少离恨的愁绪,都隐藏在其中。最近都门送别的人太多了,柳枝都被大家折光了,希望大家手下留情,给自己留点柳条,留下春天美景,留下友人。今天,灞桥依旧,而折柳送别已被现代生活取代。...
跟着古诗词去旅行~走进白居易心中的符离~ | 第十四届安徽国际文化...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一首送别诗,同时也是一首改变白居易命运的诗。当时,白居易前往长安求取功名,拜谒名士顾况。起初,顾况看着这年轻士子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看似拿居易的名字打趣,却也有言外之意,说京城不好混饭吃。可待读至"野火烧不尽"二句时,不禁大为嗟赏,说:“道得个语,居亦易矣。”并广为...
白居易诗词丨此身自由心长安,时光清浅自安然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是白居易的成名作。公元788年(唐德宗贞元三年),十六岁的白居易参加科考,写下了这首诗。按科考规矩,凡限定的试题,题目前必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似。这也是一...
李白、杜甫、王维等六位诗人的12首送别诗,您认为谁写得最好呢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一千古名出现在高适的送别诗——《别董大》一诗中;“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这一千古名出现在许浑的送别诗——《谢亭送别》一诗中;这样的诗歌不胜枚举,为了方便好友们了解,笔者精心选取了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王昌龄、刘长卿这六位著名诗人的12首送别...
大唐气度下,唐人独有的送别情怀。11首送别诗:你最喜欢哪一首
——唐·王维《送别》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www.e993.com)2024年11月19日。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在山中送走了友人以后,夕阳西徐徐落下时,王维轻轻关闭柴扉。友人的离去使得诗人平添的几分孤寂,一心想着,明年春草再绿的时候,友人能不测量看过来呢。
中国最好的月色,被唐朝人写绝了
闻一多说,《春江花月夜》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唐诗写月的起点,被张若虚拉得太高太高了,堪称孤篇压倒全唐,以至于后来者一写起月亮,就恍如活在无尽的焦虑里。很多诗人终其一生,都想摆脱张若虚的影响,结果都不自觉地成为他的模仿者。成功拒绝模仿,不走寻常路的,一定是另一个伟大的诗人诞生了。
跟着“诗意长安”的脚步 共赴一场穿越时空的“诗词之旅”
如李白的《灞陵行送别》、杜甫的《柳边》、李商隐的《灞岸》、李山甫的《柳十首》等。据不完全统计,包括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李商隐等大诗人歌咏霸陵灞河灞桥和白鹿原的诗歌竟达到近300篇(首),其中约占近三分之二的诗歌为描写“折柳送别”的内容。在这当中,白居易的《长乐亭留别》无疑是浐灞送别...
唐诗里的长安
白居易的《长乐亭留别》无疑是浐灞送别诗中的代表之作:“灞浐风烟函谷路,曾经几度别长安。”因政治原因,诗人几度离别长安,心情烦闷,像一个被迫迁徙的流亡者。灞河柳、函谷路、长乐亭,都让诗人感到依恋和伤感。千年岁月,悠悠灞水。如今,灞河两岸依然柳条依依,飘絮如雪。只不过,这里已不再是离别的伤感之地,规划总...
念故人,千里自此共明月。30句离情别绪诗词,句句都是情深义重
01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宋·周紫芝《鹏鸽天·一点残红欲尽时》夜深人静,梧桐树梢,细雨轻敲,每一片叶的轻颤,都是离别的低语。三更雨落,不是滴答,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