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县:四所学校获评第四届市文明校园
合肥七中紫蓬分校创建于1956年,位于风景秀丽的紫蓬山北麓,校址为原淮军将领周盛波、周盛传兄弟所建的周老圩,是肥西县最早的中学之一。2021年7月,合肥七中紫蓬分校加入合肥七中集团化办学,学校引进七中本部的管理机制和优秀人才,立足于学校的具体情况,不断探索特色发展之路,在“办负责任的学校,做负责任的老...
合一教研|合肥一中高一历史组赴农兴中学开展教研活动
为加强历史大单元教学意识,挖掘乡土历史教学资源,5月6日上午,合肥一中高一历史组教师在张同侠组长的带领下来到肥西农兴中学开展教研活动。上午10时,合肥一中高一历史组到达农兴中学,在校领导的陪同下,一起参观了由原淮军将领周盛波、周盛传兄弟所建的周老圩改造而成的农兴中学。农兴中学四周碧水环绕、绿树成荫,依然...
张研:从社会史研究视角看刘铭传的“入仕”
周盛波、周盛传兄弟后来的“盛字军”(后又扩建“传字营”),成为淮军最大的军系之一;周族子弟参将以上的达21人;慈禧曾赐周家“五世同堂”匾额。周氏家产数百万,有周老圩子等8个庄园,45.5万亩土地,主要分布在永安集、烧脉岗、五十里小庙、焦婆店、南三十岗、高刘集、丰乐河、三河、新仓、上派河、花岗、董岗...
周公祠,记载了“小站稻”的起源,感谢这两位安徽人
尽管1882年(光绪八年)周盛传升任湖南提督,但他仍留在天津训练士卒,可谓对小站镇及小站稻的创立拓植贡献巨大。1885年,周盛传(光绪十一年)病故,清廷谥号“武壮公”,准予设立祠堂祭奠。其兄周盛波继任官职,继续屯垦训练事务,拓植稻田,扩建新农镇。至1888年(光绪十四年),周盛波病故,清廷谥号“刚敏公”,同样准予...
行走丨紫蓬云烟锁山月
淮军作为晚清一支新式军队、晚清政府的国防军,在保家卫国抵御外侮中贡献了巨大力量;李陵殿于唐朝初年被皇家赐名西庐寺。晚清时期,紫蓬山区袁圩村人袁宏谟,在太平军余杭之战失利后出家西庐寺,法号通元,在淮军将领周盛传等人的帮助下,通元重修寺院成为中兴始祖。后通过李鸿章等人努力,通元从北京得到皇家刊印的多达万卷...
【关注】圩堡群!我知道你的名字,却不知道你藏着这么多的秘密!
张树声筑堡于周公山下,刘铭传筑堡于大潜山北,董凤高筑堡于大潜山南,唐殿魁、唐定奎兄弟筑堡于大潜山西南,周盛波、周盛传兄弟筑堡于紫蓬山北,解先亮、叶志超等筑堡于紫蓬山南,周世臣筑堡于紫蓬山东北(www.e993.com)2024年11月7日。一时之间,方圆百里内形成了三山为核心的团练圩堡群。
舌尖上的乡愁:何日再品“小站稻”?
回顾历史会发现,“水”是小站稻驰名海内外的重要原因。在天津市津南区小站镇稻作展览内,悬挂着一幅巨大的“盛军屯田图”。这幅地图详细记录了小站稻种植区的位置、面积、权属等细节,更勾勒出了“小站稻”种植水系、土壤等关键因素。1871年,周盛传、周盛波兄弟二人率部队,随李鸿章调任直隶,史称“盛军”。盛军屯垦...
百年小站稻,稻香飘千里!这趟闻香识稻之旅可千万别错过~
小站稻作为名产,被熟知不过百余年,而事实上,小站稻的种稻历史可追溯千年之久。随着千百年的光阴变化,小站稻也融入历史的痕迹中闪着灿灿金光。北国的鱼米之乡据馆内资料介绍,早在辽宋对峙时期(公元10~11世纪),已有小站地区辟田植稻的记载。“做粥葛沽稻粒长,汁滤晶碧类琼浆,……”盛军(以周盛波、周盛传兄...
瞄准绿色高质量发展抢抓机遇大胆探索 看津南如何解题
100多年前,这里大片的盐碱地,还是荒草丛生。一切得益于会馆村周公祠里供奉的两位先贤:清末淮军将领周盛传、周盛波。两位南方将领,1875年开始在此屯垦,后开挖马厂减河,引黄河、海河双水灌溉,并将江南的水稻种到了北方的天津。思乡的淮军士兵吃着引自家乡的稻米,味道竟胜于江南,小站稻的名声就这样起来了。
古稻回归
“一园”:以小站练兵史实为基础,以北洋历史、天津近代文化、小站稻文化为脉络,使之成为集教育、休闲、购物等功能为一体的故事主题型历史文化旅游区。“一水”:扩大米立方水世界知名度和影响力,使其成为该镇旅游名片。“一祠”:修整会馆村周盛传、周盛波兄弟塑像的“周公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