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心中永远的萨满
男性“萨满”被称为“博”,女性“萨满”被称为“乌都干”。作法时,他们身着萨满服,手执萨满鼓、精灵偶像等,唱颂并舞蹈。蒙古“萨满”是沟通神灵和人之间的中介,是神的代言人,除灾灭患、占卜问相、祈祷祭祀,在人们心中有着崇高的威望。哲里木盟库伦旗的老“萨满”拉西彭斯克。蒙古“萨满”是沟通神灵和人...
神俊最数海东青
但是谁也未曾想到,就是这样一只小鹰,却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在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中,有这样的记载:“俊鹰海东青,贡于契丹,海东青小而健,能攫天鹅,爪白者尤以为异,出于五国之东,然不能自致,女真之东北,与五国邻,每岁大寒,契丹必遣使来,趣发甲马数百,入五国界,即巢取之,往往征战而...
迷狂酒神在人间:狄奥尼索斯的文化意蕴与哲学内涵
巴库斯秘仪则是古希腊秘仪传到罗马后,罗马人效仿形成的崇拜酒神巴库斯的仪式,其主要追随者同样为女性,试图通过狂欢饮酒获得自由和快乐的感受。在仪式中,崇拜者随着音乐、美酒和舞蹈在大自然中畅游,似乎获得了超自然的力量来打破世俗规则的束缚。希腊后期,狄奥尼索斯崇拜被禁止,酒神节也被取消;罗马的酒神节在四世纪时...
欢庆乐舞还是萨满巫舞?——新疆库车彩绘舍利盒图像再解读
过去我们受唯物主义无神论影响,贬斥巫术表演为邪恶魔法的妖术,从意识形态上提炼舍利盒画面的主题,找寻相关的乐舞文献,似乎是文献与图像结合固化后铁板钉钉结论,所以对舍利盒多从欢庆舞蹈入手,描绘的喜气洋洋,载歌载舞,给人印象是舍利盒与丧葬无关,而是喜宴乐舞神话,回避了萨满巫术在当时的流行,省略了“此法禳厌”的...
傅英仁的《满族萨满神话》
傅英仁先生一生致力于满族民间文学艺术的传承与弘扬,他传授了五套满族舞蹈、近百首满族民歌、五部满族传统说部、二百多篇满族故事、五十多篇萨满神话。参加过八部民俗纪录片的策划,担任《努尔哈赤》、《荒唐王爷》、《黑土》等电视剧民俗顾问。宁古塔新正黄旗瓜勒佳氏“祭神树”宁古塔新正黄旗瓜勒佳氏“祭星”宁古塔...
原始宗教色彩的萨满岩画
西伯利亚地区的萨满图画流传地域广阔,在勒拿河、安加拉河、奥尔河、贝加尔湖、黑龙江沿岸和外贝加尔等地区的岩画遗存中都有萨满图画(www.e993.com)2024年11月1日。黑龙江上游的钮克扎石崖上,有一幅舞蹈状的萨满岩画,“这个萨满身着饰有流苏的神服,一手握着鼓槌,另一只手握着神鼓,在他的脸部画着着三个大圆点,表示嘴和眼睛。”其它萨满是构图式...
东北往事之萨满信仰与萨满舞
萨满教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族普遍信仰的一种原始宗教,产生于原始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时期。满族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信仰和继承着萨满教。中国历史上萨满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宋历史文献《三朝北盟会编》中,它是女真语,意指巫师一类的人。萨满教是满族长期以来形成的文化现象,在其中保留了许多满族特有的民族文化。
一种谜之关系:萨满跳大神与东北二人转
别急。“野人舞”由两个萨满以舞蹈的方式对女神神圣结合进行模仿,因而其又被称为“二神转”——这样看来,是不是与“二人转”就有相关性了?从“二神转”到“二人转”由于受到了统治阶层的喜爱,萨满舞蹈传承人梅崇阿十八岁时被选入清宫歌舞班,在御前侍奉并赏穿黄马褂;而“野人舞”也就走进了宫廷。
民间舞蹈探寻篇—“踏锤舞” 敦化新闻网 图片频道
据敦化地方文献记载:粟末靺鞨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渤海的音乐和舞蹈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早在隋唐前“踏锤舞”在《三国志》载有:靺鞨人每当祭天祭神,便“昼夜会聚歌舞,舞辄数十人相随,踏地低昂,手中相应,节奏有似铎舞”。《渤海国志长编》对其乐舞风貌曾有这样描述:“官民岁时聚会作乐,先命善...
且祝且唱太平鼓
又补充,“我在宫内,每天都会见到有人赶着两口猪进苍震门,据说这也是祭萨满神用的。”其它如《王府生活实录》等文献也证明,直至晚清甚至民国,旗人贵族仍然保持着萨满击鼓祭祀的礼俗。那么,萨满所用单鼓是否与太平鼓有关呢?至少姚元之认为,萨满“手击皮鼓即太平鼓”,其节律似街上儿童之戏(自《竹叶亭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