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周子铭、高鸣:数字技术赋能农业绿色低碳转型——理论基础...
一方面,通过缓解信息约束,提高农户对农业绿色低碳的认知水平,增强绿色技术获取和采纳能力。另一方面,数字技术能够加深农户对绿色农产品市场需求和价格的理解,有助于塑造农户的低碳生产方式和环境价值观。其二,数字平台可有效改善由信息壁垒引发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为所有参与者提供平等的沟通平台和对话空间,帮助农户克服传统经...
【专栏】中国式现代化中的新质生产力与乡村振兴融合创新政策研究
目前,中国新型产业化和信息化程度稳步提升,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数据地图(2021)》显示,2021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水平和普及率分别从2020年的31.76分增至34.25分,从14.67%增至17.5%;同时,国务院发布的《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指出,2022年基本实现现代农业标准化,农村基础设施和...
新书推荐:《农民工社会融合政策的公共性问题研究》
本书的突出贡献在于试图突破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理论的抽象性与模糊性难点,力图通过对农民工社会融合政策公共性问题的话语建构过程进行解构,揭示出农民工社会融合政策创立过程中各个话语主体的权利关系、身份地位与能动性等特征,适应了研究问题的动态性与复杂性,研判了农民工社会融合政策公共性问题发生的触发点与发生机制,...
旧文新读 | 首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研究(四)
针对不同家境、不同年龄、不同情况的被征地农民,采取有针对性的保障措施,构建分类保障的政策体系,分类分层对失地农民做好保障,提高保障效果,全方位促进失地农民市民化。同时,保障要考虑历史水平与现实结合问题,处理好区域之间、年龄之间的政策衔接问题。(5)提升农民可行能力。可行能力是指一个人有可能实现的、各种可...
研究|高鸣 周子铭:“ 千万工程” 经验赋能乡村产业发展的理论逻辑...
一方面,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背景下,乡村产业发展的关键任务有待进一步明晰;另一方面,现有研究往往从制度层面、技术层面或政策层面等单一视角分析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的实践路径,缺乏基于系统性视角的综合研判。相关文献暂未解决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的实践路径具有阶段性和差异性,...
理论研究 | 浙江省城乡风貌营造的发展历程与运作机制研究
2.1.1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自2003年浙江省委副书记周国强等人提出为乡村建设的分类整治方案,将“千万工程”的村庄划分为示范村和环境整治村(www.e993.com)2024年11月16日。前者以提升物质、精神、政治文明为目标,实现农村新社区建设;后者以治理农村“脏,乱、散、差”为重点,旨在开展乡村环境整治。在此阶段,乡村建设重在农村环境等...
“90后”农村青年不同的生活价值观推动了县域城镇化的高速发展
在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相关理论难以解释为何在地方政府尚未积极行政情况下基层城镇化水平依然持续提高[9],农民家庭视角的相关研究对此进行了有益补充。作为城镇化的主体,农民家庭具有很强的能动性,会根据家庭目标进行资源配置以满足家庭再生产的实际需求,婚姻和教育是驱动农民家庭县域城镇化决...
研究| 张鹏龙等:防止返贫帮扶政策效果评估——基于劳动收入的视角...
综上,党中央高度重视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通过建立并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降低易返贫群体的返贫致贫风险,最终有效提高该群体的生活和发展质量。(二)文献综述从本文关注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出发,现有的相关研究可以概括为两类:一类研究以防止返贫帮扶政策为研究对象,主要介绍了已有的返贫致...
地方人大创新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研究
内容提要: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地方国...
信心的生产:扶贫扶志行动的社会效应研究
在微观层面,这些信号包括个体收入的增长、社会经济地位的提升及健康的改善,等等。比如有研究发现,社会经济地位相对较低的人不了解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树立的远大志向,由于缺乏对其他群体生活方式、行为决策及机会追求的认知,这些信号的缺失阻碍了其志向水平的提升(Ray,2006)。反之,充分的信息或充足的信号传递则有助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