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中医用得着的干货(方剂篇)
81.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通窍全凭好麝香,桃红大枣与葱姜,芎归黄酒赤勺药,表里通经第一方。三十二、眩晕三十三、中风82.大秦艽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大秦艽汤羌独防,芎芷辛芩二地黄,术苓石膏归芍甘,疏散风邪可通尝。83.化痰通络汤《临床中医内科学》半夏白术天麻苓,天竺南星丹参醒,香附酒黄若相...
国医大师刘祖贻:病证结合论治麻木
受王清任“气虚血瘀”中风理念启迪,刘祖贻提出中风后半身麻木源于气血亏虚、不能运行肢体气血所致,并指出“治之要诀,在明白气血”。同时,刘祖贻认为中风后麻木不是气虚血瘀一种病机独立存在,而是常与风痰痹阻合并出现,内生痰湿,风相挟痰走窜经络腠理,经脉不通,发为麻木。故治疗上补气活血,兼以息风化痰通络,处方...
中医药防治中风的独到优势是什么?
例如,对于痰火亢盛型中风,可采用清热化痰、熄风通络的方法,如使用安宫牛黄丸等;对于气虚血瘀型中风,则宜采用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的方法,如补阳还五汤等。这些中药方剂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减轻脑组织损伤。2.恢复期治疗:中风恢复期是患者康复的关键时期。中医在这一阶段的治疗中,针灸疗法占据了...
中医如何治疗中风
2.药物治疗:(1)镇肝熄风汤:由龙骨、牡蛎、生白芍、玄参等组成,具有平肝息风、滋阴潜阳的功效,适用于血虚动风型中风患者。(2)化痰活血通络汤:由半夏、陈皮、川芎、丹参等中药组成,具有化痰活血、益气通络的功效,适用于痰热腑实、瘀阻脉络型中风患者。3.针灸疗法:取穴百会、水沟、足三里、太冲等穴位进行常规针...
治风方祖:《金匮要略》的两首中风方,读懂会用,可为“治风”高手
应用风引汤经验赵锡武老前辈更有阐发,他对半身不遂为主,兼血压高的,予潜阳通络,选用风引汤加磁石、龟板、鳖甲、生铁落,颇令人注目。三、二方小议方是否源出于仲景有人认为,这些方剂,是后人所加,不似仲景之方,因为条文用药,与其他方证不符,因此需另眼看待。这当然是有一定见解的,但亦是不全面的。这些方...
一味清代名方:黄连温胆汤,去化痰热,活血通络,能治轻度脑梗
黄连温胆汤,出自《六因条辨》(www.e993.com)2024年11月6日。这部书是1868年刊行的,当时还是清朝同治年间。它的原本配伍,就是黄连、竹茹、枳实、半夏、橘红、甘草、生姜和茯苓。它就是化痰热的配伍。医案里头,加入了郁金、天竺黄、胆南星、白术、石菖蒲和天麻、大枣。总体来看,就是用黄连、陈皮、半夏、茯苓、竹茹天竺黄、胆南星、白术来...
偏枯健全汤治疗脑溢血后遗症中风偏瘫
辨证:肝阳挟痰上亢,乘春令木气生发之势,阳升过极而致卒中。分析:经治后虽血止神清,危象已除,然元气暗损,经络空疏,痰瘀乘机流入,胶滞不解,致使隧道瘀塞,气血难以运行,遂成偏枯之象。治法:益气、化痰、通络。处方:偏枯健全汤加味。党参24克,茯苓9克,橘红6克,胆星9克,炙远志9克,石菖蒲9克,钩...
面瘫、中风、三叉神经痛、癌性疼痛,一个奇方,祛风通络止痉止痛
全方以白附子为君药,主要起到祛风化痰的作用,《药性赋》说,“白附子去面风之游走”,《本草经疏》指出,白附子“风药中之阳草也”,“能主面上百病而行药势也”。以白僵蚕、全蝎为臣药,主要起到祛风搜风、通络止痉的作用。使用黄酒热服,可以起到宣通血脉、引药入络的作用。至于黄酒在这里只是引药,如果也算...
人体自带“化痰汤” 每天按摩10分钟 嘴里不再黏腻
与方剂类似,我们身体上也有自带的二陈汤———丰隆、阴陵泉两个穴位。丰隆穴是化痰祛湿的经验取穴,既能化有形之痰,又能化无形之痰。阴陵泉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具有健脾利湿的功效。两个穴位一起按揉,每天10分钟,力度均匀、柔和、渗透,就相当于服了身体自带的化痰汤。十分推荐给平时头重身困、咳嗽痰多、口中...
国医大师刘祖贻:治疗中风后遗症经验
现代研究发现温阳息风化痰法可显著改善中风病患者患肢痉挛状态,温阳化痰通络汤治疗阳虚痰瘀阻络型中风病痉挛性偏瘫,能够有效改善肢体功能。正如《本经疏证》言:“所谓风,必淫于外而不返之阳”“阳在上不与阴化,在下不能化阴,均谓之风也。”对于脑出血型中风后遗症,刘祖贻指出,脑出血之血为“离经之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