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密严经》目识境界品第七 阿赖耶微密品第八 白话译文
一切依阿赖耶识及其种子,心随境界而现,即为世间。七识与阿赖耶识相互作用,生成八种识,它们不断流转,但非恒常也非断绝,世间看似实有,而实际上是由识所呈现。众生误以为我是由心、境、业三者和合而生,或认为因业力生于梵天等各界,但这都是遍计所执,世间非实有作者,一切皆是阿赖耶识变现的假象。藏识非因缘造作...
道家和佛家的区别在境界上,生而不同几重天
道家信仰的是神仙,追求长生不老、羽化登仙的境界,为此强调清静无为、抱朴守真、道法自然等思想。而佛家的信仰是佛菩萨,求不生不灭得大自在的解脱境界,强调因果轮回、明心见性、开花见佛等观照觉悟。道教是有神论者,认为神仙是有超能力的不死族。佛教是无神论者,认为众生皆具有如来智慧德相,只是执着妄想不能证得。
外禅内定,是为禅定!有出入的定不是禅定,而是灭受想定!
真定是“静亦定、动亦定”,不是打坐不动就是定。打坐的定是有出入的定,真定是没有出入的定,但同时又要能起妙用,而不是槁木死灰般的灭受想定。对境不迷惑才为真定,对任何境界,心都不动摇,才叫大定、真定。既然说到了真定,那我们来聊聊什么是假定?有人以打坐时能入定为定,更有人认为可以坐上几天几夜...
地藏法会|禅定十种相门
这禅定十法包括以下:一者、摄念方便相。二者、欲住境界相。三者、初住境界,分明了了知出、知入相。四者、善住境界得坚固相。五者、所作思惟,方便勇猛,转求进趣相。六者、渐得调顺,称心喜乐,除疑惑信解,自安慰相。七者、尅获胜进,意所专者,少分相应,觉知利益相。八者、转修增明,所习坚固...
斯瓦米韦达三部曲:内在成长的日常与高境界,实现生命的真正成就和...
作者强调节制与专注对于挖掘人内在宝藏的重要性,将日常生活中的感官享受转化为心灵的滋养。通过节制和静心,我们不仅能够在感官上有更深刻的体验,而且有助于我们认识和实现内在的宁静与和谐。“禅定如同微笑,是无用之事。走向这条修行之路,是一种心灵的搜寻,是因为想探索深藏在自己生命之内的种种层次。如果想知道...
有弦“无弦”,皆关“心弦”——中国传统审美的一种路径及意境探微
天人合一,乃是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至高境界,既是宇宙观,也是存在论(www.e993.com)2024年11月8日。钱穆先生在晚年遗稿《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之中,自谓“澈悟此一观念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倘若要在器物层面举出最能代表此种理念者,琴当为不二之选。琴在形制及功用上,都被寄寓“天人合一”的理想追求,而使三尺桐材...
有弦“无弦”,皆关“心弦”-光明日报-光明网
????天人合一,乃是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至高境界,既是宇宙观,也是存在论。钱穆先生在晚年遗稿《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之中,自谓“澈悟此一观念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倘若要在器物层面举出最能代表此种理念者,琴当为不二之选。琴在形制及功用上,都被寄寓“天人合一”的理想追求,而使三...
智者研修|陈兵教授:佛教·佛法·佛学·学佛
也就是说,对于真理,不仅要明白,而且要像眼睛看见一样,是一种直觉的明白。我认为人类文化几千年来最伟大的发明就在这个地方,就是当你如实知见的时候,就能够达到佛教理想的境界,就是涅槃。涅槃是一种精神与生命的升华,是不可言说的一种境界,用道理很难推出的,也很难用科学证明。
茶之六度是哪六度
禅定是修菩萨道者的一种调心方法,它的目的是净化心理、锻炼智慧,以进入诸法真相的境界。《心经》:“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所谓“行(hang)深”,即是禅定、深定。观自在菩萨在禅定中发现,当五蕴皆空——也就是“无我”的时候,一切的烦恼与痛苦就解脱了。禅意虽无处不在,也...
本性法师《一月映万川》:止观禅法的修证方法
《摩诃止观》中所列的观境有十种差别:一阴界入境、二烦恼境、三病患境、四业相境、五魔事境、六禅定境、七诸见境、八上慢境、九二乘境、十菩萨境。以上十境,是从凡夫地到成佛所要经历的各种境界,也是十乘观法所对之境。人有人的境界,二乘有二乘的境界,菩萨亦如是,成佛亦如是。虽说诸境如幻,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