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都寻找关汉卿
还有一种说法,称金元之交有两个关汉卿,一个是杨铁崖《宫词》中的“大金优谏关汉卿”,被赐名为硕德闾(似蒙语,意不详),但他肯定不是伟大剧作家关汉卿。不论籍贯在哪儿,都无法掩盖关汉卿与大都的血脉联系,他在大都写下多部名剧,是“玉京书会”的核心人物,该书会作为杂剧创作组织,前后达151人(也有学者认为,“...
关汉卿:我国元杂剧奠基人
02.从关汉卿看元杂剧的历史成就关汉卿是历史上不可多得的伟大作家,他一生创作了60多部元杂剧作品,他的剧作为元杂剧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牢不可破的基础,不仅是元杂剧的代表人物,也是元杂剧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关汉卿的作品《窦娥冤》被翻译成多国文字,成为多国研究古代剧作的参考文献,也是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精神财...
赵红娟:感愤时事,托古慰志——茅维杂剧新资料的发现与内容探究
茅维的这种自信自比,一是源于他突出的创作才情,曾永义在《明杂剧概论》中就认为其曲文“能随剧情而或闲谈隽逸、或清丽妩媚、或雄肆朴素”[2]488,二是其杂剧重在“写心”,主要表达自己的情感志趣,孙书磊即精辟地指出茅维的“独特经历决定了凌霞阁杂剧独特的思想内涵”[3]31;笔者亦有长文揭示茅维杂剧的自传性和...
赵红娟:自我投射与时事缩影——茅维杂剧探究
赵红娟:自我投射与时事缩影——茅维杂剧探究茅维文学创作最有成就的是杂剧,其杂剧集《凌霞阁内外编》包含杂剧十五个[1],惜已不存。现存杂剧八个[2],即《苏园翁》《秦廷筑》《金门戟》《闹门神》《醉新丰》《双合欢》《春明祖帐》《云壑寻盟》,前六个收入清顺治十八年(1661)刊《杂剧三集》,后两个被...
你以为我写诗织锦,是为了那个两千年前的负心汉吗?
比如洪昇曾以苏蕙故事作传奇《织锦记》,原文已然失传,却留下一篇自序表达着他对于苏蕙人物的不认同,以及改写故事重心从夫妻矛盾转为“三人复合”以达到“于阃教(指后妃或妻妾的训诫)有小补”的创作意图。又比如“为夫赎罪”的动机也有关汉卿作杂剧《苏氏进织锦回文》,原作同样失传只有近代高甲戏《织锦回文》据说是...
玩儿“谐音梗”,关汉卿才是真高手
蒙古族语言充满生动鲜活之气息,颇具诙谐幽默之风;女真族语言直率且粗犷,富有雄健质朴之美(www.e993.com)2024年11月23日。这些语音特色常以谐音形式灵活运用于元杂剧之中,可谓是中国文艺里的“谐音梗”先声,为戏曲艺术注入了丰富的民族风情。关汉卿的《调风月》中,有句“双撒敦(亲戚)是部尚书”。这里的“撒敦”一词,源自蒙古语,意为亲属。在李...
赵盼儿之于关汉卿——元杂剧中的演绎者和笙歌者初探
元代青楼实际上相当一部分正是元杂剧的演绎者和笙歌者。现在一切了然:同样身为失去人生希望的两类人:读书人和青楼女,一个写戏,一个演戏,惺惺相惜。二、关汉卿与朱帘秀关汉卿笔下为什么那么多青楼女形象,又为何能够把赵盼儿写得如此动人?因为,关汉卿的生命情感中,一直为青楼中的某一人,留存着最柔软的一片...
好书·新书 | 《关汉卿杂剧散曲鉴赏辞典》(珍藏本)
《关汉卿杂剧散曲鉴赏辞典》(珍藏本)羊春秋、霍松林、邓绍基、周啸天等领衔撰稿上海辞书出版社关汉卿,元代戏曲作家。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人,又有祁州(治今河北安国)、解州(治今山西运城市西南解州镇)人诸说。约生于金末,卒于元成宗大德年间。钟嗣成《录鬼簿》记载他曾任太医院尹,夏庭芝《青楼集》所载...
关汉卿(元代 戏曲作家 运城)
关汉卿(元代戏曲作家)关汉卿(1219-1301年),元代杂剧奠基人,元代戏剧作家,“元曲四大家”之首。晚号已斋(一说名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其籍贯还有大都(今北京市)人,及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市)人等说,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1]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今知有67部,...
元代杂剧大家关汉卿,写起散曲来也一样了得
关汉卿是元代著名杂剧家,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被誉为“元曲四大家”之首(另三家是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他一生写了60多种杂剧,今存18种,其代表作是《窦娥冤》,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哭存孝》、《陈母教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