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英华】论巴蜀地区汉代画像砖的图像视觉设计艺术
整个砖面用一个印模印出,具有主题突出,画面生动,场面宏大的不可替代的艺术魅力,体现了巴蜀地区汉代画像砖的图像设计水平和制砖工艺技法的进步和发展。三、巴蜀地区汉代画像砖的图像构成设计和自身特点巴蜀地区汉代画像砖是最早被整个学术界认可的画像砖。因在抗战时期全国有一大批专家学者为避难而内迁到巴蜀地区,他...
驰骛雄大 朴茂深沉——再看“秦汉之规摹”
至于汉唐时期的整体特征,鲁迅则说:“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绝不介怀。”鲁迅热情肯定当时的“豁达闳大之风”。笔者认为,所谓“闳放”和“雄大”,既可视为对汉唐乃至秦代等时期社会文化风格的概括,也可看作我们的民族性格、民族精神的凝练与总结。
文物串起上万年历史——走近“辉煌延安——延安历史基本陈列”展
除了有绳纹陶水管、几何纹方砖、长乐未央瓦当、陶仓、陶灶、陶罐、陶鼎等中原传统典型风格的文物,还能见到融合中原和游牧民族风格的青铜器,如彩绘陶羊、鹅首形铜壶、铜马、错金银铜牛镇、鸡形铜构件等文物,无不验证了这一时期北方诸族与华夏族的碰撞交融,展现了陕北文化包容开放的基本特征。同时,延安作为中原政权...
伏羲女娲与阿修罗大蟒神共处 千年敦煌玩转中西合"壁"
魏晋时期画像砖上的场景画以及早期敦煌壁画中的场景画中的物像多平铺而少穿插、遮挡变化,但经过北朝时期的探索,画家们似乎开始有意识地去表现画面中空间的远近关系,他们通过描绘山峦、树木、建筑等物像,表现出一定的层次和纵深。西魏、北周时期,树木图像的类型不断增加,同一种树木图像的形态在绘画中也大大丰富起来,树...
宝兴1985年石棺墓葬群出土这些文物的故事
绘画风格与放牧图不同,技法上是以大处着墨,运用厚重线条概括简明地勾画物象的总体轮廓,颇有大写意的绘画特点。用线条粗拙的绘画手法,表现原始落后的狩猎场景,趣在动态活跃、自然疏朗、野态犹生,有形式与内容统一协调的整体效果,具有古典绘画的形式美。这两块画像砖从游牧与狩猎两个方面真实形象地展现古青衣羌人...
这些文物,含“龙”量极高!
汉画像砖“斩蛟图”战国玉龙佩一龙一凤象征“阴阳”的观念整体造型轻俏婉约、刻画细腻战国青玉龙形佩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汉代的龙注重气势和神韵龙体粗壮,身尾分明,似虎形造型优美,气韵生动汉陶龙虎纹井栏故宫博物院藏西汉早期的龙凤纹玉角形杯...
壁上观龙:龙纹青砖上的东方美学 | 新知|琉璃|画像砖|画像石|龙虎...
该双龙纹画像砖1957年出土于河南省县学庄画像砖墓。画面浮雕双龙图案,龙头上有长独角,毛发后披,繁毛上竖,张口吐舌,舌分叉状如花叶,龙身拉长,有飘带状翼,蛇形尾,肢足分明,肢体变细,足三趾,飞扬的身躯充满活力,别致的龙翼,调节了龙身的单调,清俊超逸,一身傲骨,颇具南北朝造型风格。
明代青花瓷器有何特殊?麒麟纹愈发成熟,艺术风格逐渐演变
”及“麟,大牝鹿也。”概括地说,此时的麒麟形象大致为形獐似鹿,圆蹄牛尾,头上有一角,与汉代墓葬的画像砖刻和壁画中的麒麟形象十分相似,且多为侧面形象。宋书·符瑞志》中记载:“麒麟者,仁兽也。牡曰麒,牝曰麟。不刳胎剖卵则至。身而牛尾,狼项而一角,黄色而马足。含仁而戴义,音中钟吕,步中规矩,不践...
汉代画像石和画像砖中的贵族生活
汉代人不加掩饰的物质渴求,为后世留下了丰厚的精神遗产,其中的画像石、画像砖,堪称最为重要的视觉文化遗存。汉代画像砖、画像石艺术所表现的贵族衣、食、住、行,源于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两千年前的贵族生活及独具时代特征的汉文化,以这些不腐不朽的砖石为媒介,更为鲜活地重现于今人面前。
工作坊︱六朝考古中的佛教、墓葬、画像砖
高庆辉对南朝画像砖墓中的“拄刀(仗)人像”的分布范围及图像特征进行总结。他认为南京、丹阳和余杭等地墓葬中出现的侧立状拄刀(仗)人像铭刻中出现的“左右将军”或为“左右直閤将军”的略称,并认为这类守门武士的图谱原型为直閤,其来源为建康,与之相似的还有邓州南朝墓大幅彩绘“门吏”图像。“拄刀(仗)人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