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方式
不仅如此,隋朝的第二代皇帝隋炀帝杨广还别出心裁的发明了一种新式选拔官员的方法,那就是科举制的雏形。科举制的出现,逐渐打破了门阀世族长期霸占官僚群体的局面,寒门庶族开始以一种崭新的方式登上历史的舞台。到了唐朝,伴随着唐帝国的包容、开放和发展,科举制进一步成为帝国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之一。唐太宗李世民在看...
史海揭秘|古代中央委派的官员如何到地方任职
1.任命与凭证:中央政府根据官员的选拔、考核等程序,确定派往地方任职的官员。官员会获得相应的任命文书,称为“委任状”或“告身”。这是证明其被任命为某地官员的重要文件,上面通常会写明官员的姓名、任职地点、官职等信息。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告身,唐朝时,告身文书用金花五色绫纸,宋朝则用丝织花绫,设计精美...
“中国‘大一统观’的形成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举办
罗志田(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从封建制与郡县制的持续紧张切入,解析由汉代迄清代“大一统”治理模式的选择、调适与演变过程;刘志伟(中山大学历史学系)通过南方各地“社稷坛”的“原始”形态,认识其标准化的演变逻辑与不同形态“社稷坛”背后所共享的深层文化观念,从而理解“社稷”这个文化标签的多种样态如何构成“大一统...
《中国日报》刊文 | 王辉耀:中国式民主是传统智慧与创新的融合
中国的治理体系源于古代的公务员考试,发展出独特的特征,结合了贤能政治、数字参与和国际问责等元素,以实现积极成果。这一方法在中国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形成,旨在增强决策过程,提高公民在各个社会领域的参与度。在中国积极融入国际社会的过程中,其治理模式面临着机遇与挑战。这个不断演变的体系融合了传统智慧与先进技...
中国古代官吏教育及当代启示
一、中国古代官吏教育的发展及演变(一)萌芽阶段夏商周时期,官吏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加强后备人才的培养。如,周朝规定贵族子弟需跟随师氏学习。《周礼·地官司徒·师氏》中记载“凡国之贵游子弟学焉”,并“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教三行:一曰孝行,以亲父母;二...
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百问
可以拿出一定数量岗位面向本县、本市或者周边县市户籍人员(或者生源)招聘;乡镇事业单位招聘本科以上高校毕业生、县级事业单位招聘硕士以上高校毕业生,以及招聘行业、岗位、脱贫攻坚急需紧缺专业高校毕业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采取面试、直接考察的方式公开招聘;可以根据应聘人员报名、专业分布等情况适当降低开考比例,或不设开...
...先补“个人的发现”这堂课 —对话华南师大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门第高贵、世代为官的人家。在古代中国,他们是统治权力的分享者,是社会的精英层,也是道德的风向标。在秦之前,中国尚为贵族社会,秦之后,大一统实现,郡县取代封国,臣子取代诸侯,贵族社会的面向越来越弱,平民性的一面越来越强。尤其在唐宋之后,随着社会变革与科举实行,贵族不复是最高权力的分享者,而更深入地成为国家...
古代官员如何区别品级?唐宋看乌纱帽,明清文官看禽,武官看兽
在古代中国,官员的品级是通过一系列符号或标志进行区分的,不同朝代对于官员品级的区别方式也各有不同。在唐宋时期,官员的品级可以通过佩戴的乌纱帽来区分;而到了明清时期,文官的品级则是通过佩戴不同种类的禽类图案所制成的服饰进行区别,而武官则通过佩戴不同种类的兽类图案所制成的服饰来区分。
卜宪群:先秦秦汉国家形态和国家治理的历史演变
就中国历史看,无论是经氏族模式还是酋邦模式进入国家阶段,其首领或君主都具有很强的个人专权特点,他们被称为“帝”或“天子”,掌控“百官”,安排政务,论功行赏,是“掌握生杀大权的最高首脑”,或可视为三代时期君主专权的前奏。关于三代君主专权的具体形式,学者已经有很多研究,不再细论。三代君主的权力性质...
沈浩:从陆维钊先生为首届书法研究生手订的《教学纲要》谈起
虽然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种类似于武林秘籍的传授模式除了少数事迹于史有征,大部分皆无据可查,但中国书法私人层面教育以师徒之间口传手授的方式代代相传,所形成的特点确是清晰的:一、将历代著名书家串联起来的笔法授受谱系的构建凸显了古人将笔法人格化的意识。历史上的书家多为文人、朝臣,他们之间的笔法授受实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