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宣传日 法治进校园 | 送给孩子一束法治的光
宪法是所有法律的母法,其他法律法规都必须以宪法为依据,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同时,宪法不仅是法律文件,也是政治文件,它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政治理念、价值观念和发展方向。二、宪法与公民的关系在阐述了宪法的概念后,法院干警接着向同学们讲解了宪法与每个人的密切关系:宪法不仅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原则,还保障了公民...
《财经法学》2024年第6期要目|法律|规制|民法|劳动法_网易订阅
回溯效力规范是一种独立的规范类型,其既可以是强制规范,也可以是任意规范,且均为不完全规范;拟制规范、提示规范与例外规范都不具有回溯效力的特征,不能因为法条中使用了类似的表述就将其混同。应抛弃“回溯式拟制”这一不科学的概念。关键词:回溯效力;悬置状态;确定状态争鸣10.国家干预市场的宪法界限:比例...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24年第6期要目
内容提要:在中央国家权力出现实质分化的情况下,地方仍保留一定形式的“议行合一”是1954年《宪法》的重要特征。这一制度设计的直接原因是“中央议事,地方办事”原则所导致的地方人大议事职能的缺失,背后体现了实质同一性的民主理念。1954年《宪法》中的地方人大只是中央意志的地方执行机关。基于对实质同一性民主理念所...
2014年自考宪法学考点:宪政的概念与特征
1.宪政乃是宪法与民主事实的结合。2.宪法和宪政几乎是同时产生。所谓宪政,就是实施宪法的民主政治,也就是用宪法这种根本大法的形式把已争得的民主事实确定下来,以便巩固这种民主事实,发展这种民主事实。[注意]宪政的概念可能以名词解释形式考核。(二)宪政的特征(了解)1.具有权力制约、保障人权的宪法理念。2...
我国的刑法和刑事诉讼制度
(二)刑事责任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对其实施犯罪所引起的刑罚后果能提供衡量标准的、体现国家对行为人否定评价的刑事实体性义务。刑事责任是介于犯罪和刑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它的功能就在于对犯罪和刑罚的关系起着调节的作用。一个人实施刑法所规定的犯罪,即其行为具备了刑法中的某种犯罪构成,他就应当...
“中央集权”在中国:一个现代概念背后的历史逻辑|文化纵横
《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对政府部门内部集权与分权的定义是“在大的管理区域和那些较小的管理区域之间权力的纵向分配(www.e993.com)2024年12月19日。这种分配在宪法上是联邦学说所固有的并且是政府内部关系的实践特征”。《辞海》对中央集权的定义是“‘地方分权’的对称。国家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的制度。在该制度下,地方政府统一服从于中央政府,...
从概念进入历史与现实:全球化背景下族群与民族的纠结
但他们大致都认为,族群是那种自己认定或被别人认定的具有共同世系和共同文化特征的人群。这也就是说,无论西方的族群概念与前苏联的族群概念有什么样的差别,但在这样一个问题上,他们的看法却大致相似,即:族群/ethnos/ethnicty是构建在世系和文化认同基础上的,尽管它可能具有共同的地域和经济联系,它...
第十八条规定含义的与时俱进
需要说明的是,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尚未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尚未制定民法,市场主体制度、民事主体法律制度均未建立,对于可以从事投资等经济活动的主体尚未形成规范的法律概念,因此,1982年宪法将企业以外从事经济活动的组织,称为“经济组织”。我国宪法中,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作了规定,但主要从所有制角度进行表述,如国有...
李林:科学定义“党内法规”概念的几个问题
“党的规矩”概念包含了“党内法规”,但党内法规不能取代党的规矩。在逻辑关系上,党的规矩是个大概念,它包括党内法规,党内法规从属于党的规矩;党内法规是由特定主体制定的具有明确性、规范性、统一性、强制性、成文性制度特征的党的规矩,是党的规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下,法学界本来更认可并习惯...
我国的税收法律制度
(二)税法的概念与特征以上税收职能的有效实现,都将依赖于税法的有力保障。税法是所有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税法规范既包括实体性规范,如《个人所得税法》;又包括程序性规范,如《税收征收管理法》。税法具有如下特征:(1)强制性。税法的强制性与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具有密切关系,但税法的强制性还是有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