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曦|他们都是艺术家:在牛津看卡夫卡、钱德勒和勒卡雷
这个展览的特色是利用博德利图书馆丰富的卡夫卡相关藏品,包括手稿、笔记、日记、书信、绘画、照片和明信片等,来展示作家的生活、旅行和阅读经历如何滋养了他的文学想象,以及卡夫卡的作品如何激发其他艺术家的创作。卡夫卡一生中从未到过英国,与牛津大学更是毫无渊源,他的档案手稿为何如今大部分收藏在牛津大学?“卡夫卡...
于爱荷华大学的“作家工作坊”是久负盛名的世界创意写作发源地。
于爱荷华大学的“作家工作坊”是久负盛名的世界创意写作发源地。坐落于爱荷华大学的“作家工作坊”(IowaWriters'Workshop)是久负盛名的世界创意写作发源地。创办80余年来,诞生了29位普利策奖得主,从这里走出了奥康纳、卡佛、哈丁、李翊云、白先勇等众多著名作家,因而也被誉为“作家的摇篮”。外滩君的老朋友,复...
Cosplay卡夫卡的人物+卡夫卡作品共读,来疯玩一次吧!
作为一场感激和纪念,一次凝视与交谈,我们将再次进入卡夫卡的文学和精神世界,并从中重新理解我们今天的生活。在卡夫卡诞辰141周年之际,我们从他的文学创作、画作手稿、个人生活三个维度出发,拆解出多种主题,组成一场展览,寻找他在历史和语言中的身影与印迹。这些书籍和图像尝试打开一个新的入口,理解卡夫卡的生活和文学...
卡夫卡逝世百年|卡夫卡与当代中国的邂逅
2015年出版的《解密变形记》中,作家柳冬妩还论及卡夫卡的创作与当下“打工文学”之间的联系,尘肺病、失语等意象成为了《变形记》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注解。中国新媒体里的卡夫卡数据来源:豆瓣网经典作品往往不囿于特定的社会历史语境,具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影响力。作为一位世界级文学巨匠,卡夫卡百年前的文字书籍依然...
对谈|背对深渊的瓦尔泽与面向深渊的卡夫卡
所以我们看到,他其实一直是以写为生的,专栏文章维持了他一个相对朴素的生活,但瓦尔泽后来就没有再创作长篇小说了,这与卡夫卡还有点儿像,因为他们都有对文字的追求,对干净的执着。他创作的小作品恰恰能体现他的创作理念,他不想去描写一些大事件,事实上他也不感兴趣,他最感兴趣的就是他的观察,他在书里...
打工人嘴替卡夫卡,其实从不在工作中“摆烂”
2024年,新京报书评周刊推出年度活动主题“2024日常出逃计划”——我们期待在不同的话题下,与创作者共同去探讨,那些借由阅读与创作在日常中所获得的超脱性的发现时刻(www.e993.com)2024年11月9日。卡夫卡,似乎是我们谈论这个话题最贴切的人物之一,他被誉为“当代打工人的嘴替”,一生中有过许多逃离经历,“逃离家庭、逃离父母、逃离工作、逃离婚约、...
走近卡夫卡和他的“关键岁月”
作者莱纳·施塔赫历时18年吸纳诸多此前尚未发布的最新的卡夫卡研究成果,以颇富画面感的生动叙述展现卡夫卡的内心与外在世界,包括大量聚焦日常生活的近景镜头,令人身临其境。《卡夫卡传:关键岁月》乃是最先推出的首部传记,聚焦1910年至1915年决定卡夫卡一生创作与生活的关键年月。
《V世代》:当卡夫卡遭遇青春期
所有的高都相对于矮而言,只有人类社会才能提供“比的尺度”。越了解人,才越有想象力。只是在现代影视工业中,“讲故事”更契合资本的需要,获得投资本身就是“讲故事”。当故事化成了元能力,人物与故事的关系便被颠倒。《V世代》也没真正走出“创作出几个好的人物角色,却编了一个滥故事”的窠臼。
你应该知道的卡夫卡的 4 部作品
1.弗朗茨-卡夫卡的《判决》在对卡夫卡的写作进行研究时,我们将考虑他是如何运用现实主义手法来建立故事的真实性和可识别性,同时又运用超现实和象征手法来颠覆我们对现实的认知。卡夫卡探究了人类经历的复杂性,创作了令人难忘的艺术作品。在《判决》中,卡夫卡巧妙地将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一个令人...
一周文化讲座|卡夫卡:百年经典与永恒困境
一周文化讲座|卡夫卡:百年经典与永恒困境北京|龙舟少年歌——十月少年文学名家创作分享会时间:地点:朝阳区建国路86号SKP-S购物中心二楼SKPRENDEZ-VOUS嘉宾:刘滢(儿童文学作家)、冷林蔚(《十月少年文学》副主编)、隋晓龙(摄影师、艺术家)、石帆(儿童文学作家、《十月少年文学》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