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潘玉良:14岁被舅舅卖入青楼,被丈夫赎出后成世界级知名画家
潘玉良的画作后来还被卢浮宫收藏,在重大节日时都会展览出她的作品供世人观赏,随着现如今经济的发展,潘玉良的画作价值也随即提升,一幅自画像就能售卖到一千多万,谁能想到昔日的清倌人终有一日变成了一代画魂。而她的画风也非常新潮,且走向没有太多限制,为了能够展现出绘画的意义同时也升华自己的内心,在保守的年代...
探索中西艺术融合之美,寻觅潘玉良的艺术之旅
《海边》潘玉良是20世纪早期融会中西画风的艺术先驱、中国留法艺术家代表人物,在油画、水墨画、素描、版画、色粉画、雕塑等领域均有所成就,为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以及中法艺术的传播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1913年,潘玉良随丈夫潘赞化迁居上海,开启绘画学习之旅并由此迈向了更广阔的世界舞台,因此,上海作为中国现代艺术发...
林风眠、潘玉良、周春芽、庞茂琨……大师带你看“花”样翻新
潘玉良《青甁红菊》1950晚期作“繁花似锦”板块精选了20余件以花卉为描绘对象的静物题材作品,涵盖油画、水彩画、水墨画、综合材料绘画等,试图呈现艺术家对静物花卉多样的观看视角。著名油画家潘玉良上世纪50年代创作的《青甁红菊》就展陈在这一板块中。在大家的惯常印象中,花通常都是和风景相伴相生的,“幽...
望月思乡,潘玉良画里的“中国魂”
他非常欣赏潘玉良的画作,为其题跋并用毛笔画出印章。《跪坐女背体》纸本水墨1938年安徽博物院藏这类作品是潘玉良个人艺术风格的原点,她采用了西方单线素描与中国书法线条相互糅合的方式,其独特的笔法被赞誉为“玉良铁线”,在她的白描画、版画甚至雕塑创作中都有体现。“玉良铁线”继承了中国传统人物画中“铁...
潘玉良的艺术人生:从上海到巴黎,为美丽、自由、坚韧而突破时代陈见
展览的一个亮点是首次对公众展出了潘玉良的部分重要文献,包括她与刘海粟、王济远的师生情谊,还有比较重要的《潘玉良女士留欧回国纪念绘画展览会》画册,是对当时中国第一次举办女性油画家个展的回顾,纸质出版物留存至今也弥足珍贵。大量珍贵的老地图和老照片的高清版权图呈现,使我们对“一个人背后的一个时代”有了...
文化视点|“卷”起来的美展需要什么样的馆际合作
由此,潘玉良迈出登上国内画坛的重要一步(www.e993.com)2024年11月15日。现身“玉出申江”特展的《潘玉良女士留欧回国纪念绘画展览会》画册,借自上海图书馆而在“海上奇峰”展和“从上海出发”展中,借来的“有效”展品同样令人印象深刻。“海上奇峰”展首次将吴湖帆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主题创作推至展览焦点,引人关注这位海派艺术名家的家国情怀...
“玉出申江”特展 讲述“一代画魂”的上海传奇
在此次展出的潘玉良众多画作中,自画像颇为集中,共展出6幅原作、1件文献,包含其最美的自画像作品《自画像》(1940),最早的自画像作品(《潘玉良油画集》封面)。此外,展览中还有不少画作难得一见。创作于1937年的风景画《桐庐待发》是一件一级文物,落款罕见地用了“世秀”。“潘世秀”正是潘玉良在就读上海美专...
精选百件展品的这个潘玉良特展,首次深度追溯传奇女画家的上海因缘
潘玉良《自画像》(1940)自画像就像画家灵魂的镜像,为观者提供了进入画家人生各个阶段的视野。在罕有女性描摹自我的中国绘画史中,女画家的自画像标志着中国美术从形式到内容的全面革新。潘玉良留学归国后的十年间,曾多次以具有留洋女画家特质的自画像参展,而在1937年二次赴法后逐渐减少,更多的是充满东方风韵的中国...
现场|上海视角里的“画魂”,潘玉良精品画作展出
其中《桐庐待发》的右下角红色的落款是早年潘玉良的曾用名“世秀”两个字。据介绍,潘玉良的存世作品多以“玉良”落款,像《桐庐待发》这件落款“世秀”的作品是非常罕见的。《桐庐待发》在这一展览版块,一侧展示的是潘玉良回国后以对中国名川胜景的写生之作,一侧展示的是潘玉良用画笔记录下的异国风光如《...
姚玳玫带你读懂潘玉良后期画作的造型蕴意
潘玉良后期画作的造型蕴意,可从她白描画的题签中获得,更可从她不断重复的构型样式上获得。她试图建立一种专属于女性的形式美学。她的一生致力于这一尝试。潘玉良后期创作的东方化和女性化的双重追求有其相悖之处。来自生命深处的呼唤和偏好,左右着她艺术运行的方向。她没有选择风景而是选择女人体来做她的“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