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15首宋诗:洞悉一生为人处世的哲学,选出你最喜欢的一首
尽管自嘲之余,苏轼仍寄希望于儿子能够位至公卿,但他更强调的是这种成就应当建立在平稳安宁的基础之上,而非凭借锐利的锋芒去招惹无谓的祸端。他深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因此,他期望孩子能披上一件“愚且鲁”的外衣,以大智若愚的姿态行走世间,这才是他内心深处对子女最深沉的期许与教诲。08《题...
苏轼的五次赤壁之游,以及前后《赤壁赋》的主旨
心肠好而又富于才情的人,多半有孩子气,许多看似矛盾的方面集于一身,聪明时是聪明到极点,单纯时是单纯得仿佛不食人间烟火。苏轼爱玩,也会玩,兴趣广泛。赤壁岸边到处散落着漂亮的鹅卵石,有些像玉一样温润晶莹,浅红深黄,色彩美丽,有些带着指纹一样细细的纹理。他每次去,都挑拣一些带回,日积月累,竟然积攒了两百七...
夏入蚝门 重量级吃货苏轼在线安利
在儋州发现了在京城享受不到的美食,调皮的苏老爷子写信告诫儿子苏过:“每戒过子慎勿说,恐北方君子闻之,争欲为东坡所为,求谪海南,分我此美也。”大意就是,千万不要把生蚝如此美味的秘密说出去,生怕朝廷那些官员知道了都要效仿他,抢着被贬到这里来,跟他抢夺这人间美味。苏轼此言,固然有几分调侃,但可见他对生...
苏轼为他写下最长墓志铭《陈公弼传》
陈希亮,字公弼,北宋时期眉州青神人,他与苏轼家算是世交,论辈分还相当于苏轼的父亲苏洵的长辈,因此他对其他人说,他是将苏轼看做自己的孙辈,见不得他志骄意满,平时对他严厉,故意不给他好脸色,就是要挫一挫苏轼的锐气,让他踏实下来,避免以后在复杂的官场吃亏。知子莫若父。苏轼待人真诚却又心无城府,见识卓绝...
郑培凯|苏轼吃素不杀生?
不禁自嘲起来,说自己经常告诫儿子苏过,千万不要告诉别人此处海鲜之美,否则那些北方的高官听到了,人人都争求贬谪到海南,抢着分吃我的美味。虽然是带着苦涩的笑话,但满足了口腹之欲,还能戏弄一下当权者,可算是宋朝的“精神胜利法”。苏轼贪吃又会吃,曾经写过《老饕赋》,描述美食给他带来的愉悦。前半段可以看出...
苏轼看上12岁少女,写下一首千古绝唱,成为哄女人欢心的至理名言
这时,倍受生活捶打的苏东坡已经看破了世情(www.e993.com)2024年11月24日。在儿子满月那一天,他作了一首《洗儿戏作》:“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苏轼的直言不讳,令所有来宾都目瞪口呆。相扶相携走完波折的一生即使黄州的生活再困苦,但是晚年得子的苏轼和王朝云对这个孩子极为喜爱。
影响苏轼一生的乌台诗案,都给他安了什么罪?
舒亶建议神宗将苏轼下狱严惩,“用治世之重典”,以此可以告诫天下所有臣子。之后国子博士李宜之、御史中丞李定也上疏历数苏轼罪状,建议对他进行严惩。02从立案到审判:或遭刑讯逼供七月四日,神宗下令御史台将苏轼提来受审。而当时苏轼的友人、蜀国长公主的驸马王诜知道这一消息后,也迅速而秘密地派人告诉了时任南京...
他坚决反对宋徽宗登基,将苏轼贬谪到海南,却能两次出任宋朝宰相
做官以后,章惇和苏轼立刻成为了好朋友。由于苏轼个性比较强,所以章惇常常告诫他一定要谨言慎行,苏轼对此却不以为意,以至于后来酿成大祸,差点掉了脑袋。可是这两个人的官越做越大以后,却渐渐生疏了。为啥?因为两个人政治态度不同。当时王安石正在主持变法,章惇也算是中坚力量。
苏轼的洗儿诗
近代文人黄假我在《洗儿》一诗中说:“握瑜怀瑾宁希汝,斩棘披荆莫让人。我亦愿儿稍愚鲁,安排铁血骋风尘。”这首诗颇有苏轼的遗风,不希望儿子身怀绝学,倒希望儿子有点愚笨和鲁莽,在战场上叱咤风云、披荆斩棘。当然,这首诗除了受到苏轼的影响外,和近代中国饱受外敌蹂躏的现实环境也有密切关系。
“三苏”传统司法理念对多元解纷机制的启示
纵观苏洵、苏轼、苏辙(以下简称“三苏”)父子的相关资料,不难发现,“三苏”为官期间在司法实践中对调解的方法运用尤为到位。我们不禁惊诧于900多年前,“三苏”的法治文化理念与我国当前的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不谋而合。>>6月8日,“中国有三苏——眉山苏氏的家国情怀”主题展在四川省眉山市开展。图为参观者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