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雯:在海底“植树造林”
为了更好地修复珊瑚,黄雯向饲养珊瑚的前辈取经,与养殖珊瑚的人交流经验,一年几十次带领团队成员来到涠洲岛种珊瑚,赴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地开展珊瑚礁调查、保护与修复工作。2020年,涠洲岛所在的南海区域出现了厄尔尼诺现象,水下的珊瑚大片大片地白化。黄雯看着日渐暗淡的珊瑚礁,急得吃不下饭。为了挽救珊瑚,黄...
海南铜鼓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测到珊瑚144种
据了解,铜鼓岭保护区积极开展海洋生态环境科普宣传,联合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等多家单位开展“南海珊瑚知多少”水下直播,通过直播近距离地观看水下珊瑚调查工作以及造礁石珊瑚和礁栖生物等海洋生物,感受海底世界的多彩。近期,该保护区上线生态资源虚拟展厅,让更多的人通过手机等设备可了解到保护区内丰富的自然资源...
关注珊瑚礁生态系统 海底“植树造林”正在进行
通过水下摄像机可以看到,不远处的人工礁盘上,已经长出了不少新生珊瑚和贝类藻类。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珊瑚礁保护与修复创新团队成员蓝军南:我们这次种的珊瑚苗其实跟陆地上植树造林是很相似的,但是我们会根据珊瑚礁区的不同底质和海境来采取不同的种植方式,让它们连成一片,形成一个很连贯的珊瑚生境。此前,因为气...
中国技术让非洲海底“雨林”重现生机
纳迪姆说,通过中国技术搜集到的水下影像和数据将提供给毛里求斯大学使用,为科研人员了解珊瑚白化过程、珊瑚与其他海洋生物间的互动模式、海洋生物种群分布乃至更多海洋生态系统保护知识提供珍贵资料。莫杜也透露,项目下一阶段还将基于这些影像和数据开发一系列教育应用程序,包括水下影像直播等,让各年龄段的人都能看到和认识...
为珊瑚搭建“避难所”
珊瑚的种植包括选种、育苗、建设苗床、移植、管护等复杂的工作流程。珊瑚移植后,还要定期下海观察,直到珊瑚苗与礁体牢固结合、足以抵抗海水的冲击,才算移植成功。但保护与修复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20年,涠洲岛海域出现厄尔尼诺现象,水下的珊瑚大片大片地白化;还有一年,一场台风吹倒了二十多个珊瑚苗架,等黄雯...
为珊瑚搭建“避难所”:广西北海涠洲岛的珊瑚礁保护与修复之路
黄雯团队在海底种珊瑚珊瑚的种植包括选种、育苗、建设苗床、移植、管护等复杂的工作流程(www.e993.com)2024年11月8日。珊瑚移植后,还要定期下海观察,直到珊瑚苗与礁体牢固结合、足以抵抗海水的冲击,才算移植成功。但保护与修复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20年,涠洲岛海域出现厄尔尼诺现象,水下的珊瑚大片大片地白化;还有一年,一场台风吹倒了二十多个珊...
壮美广西·新山海经⑦丨种活海底一片“林”
保护与修复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20年,涠洲岛海域出现厄尔尼诺现象,水下的珊瑚大片大片地白化。为了挽救珊瑚,黄雯组织了一批潜水员,将培育的珊瑚苗捞回,转到北海养殖场。经过不懈努力,广西大学科研团队研究出了一套成熟的陆基珊瑚养殖技术、海区珊瑚培育和移植技术。
中国已成珊瑚保护最严国家,保护者们都做了什么?
近年来,中国大大加强对珊瑚礁的保护力度。保护和恢复珊瑚礁都需要做哪些工作?其中又存在怎样的困难?全球珊瑚礁的健康状况整体如何?是否存在突破性解决方案,能够长期保护珊瑚礁?英国观察员高睿来到了海南省的文昌和三亚,跟随从事珊瑚保护的工作人员亲身水下感受珊瑚监测工作和种植珊瑚的过程,同时听听这些珊瑚保护者们的故...
通讯|中国与毛里求斯合力守护“海底雨林”
毛里求斯蓝色经济、海洋资源、渔业和船运部长苏迪尔·莫杜表示,2020年该项目启动以来,海底珊瑚苗圃成功培育超过2.5万枚珊瑚碎片,已被移植到毛东部海域,帮助那里的珊瑚礁群重新焕发生机。纳迪姆说,该项目通过中国技术搜集的水下影像和数据还会提供给毛里求斯大学,为科研人员了解珊瑚白化过程、珊瑚与其他海洋生物间的互动模式...
在深圳大鹏,有一群珊瑚守护者
清早,在距离东涌码头不远的水下珊瑚礁生态修复海域,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工程生产中心主任陈伯贵身着潜水服,下潜5米到海底礁石区。他这次出海有一个特殊的任务——“回访”去年10月种植的珊瑚。“珊瑚长得不错,基本都长了3—6厘米。”不久,深谙水性的陈伯贵一个纵身探出水面,摘下潜水呼吸器向着同行船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