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图像及其文学母题研究
“与其将之付与实践的白白流逝,不若在泛舟弄月的此刻,乘兴醉饮,自在优游”;而《后赤壁赋》则进一步探索“如何在有限的人生中寻找非自明的意义”,“生生不息的世界,竟无任何人类的痕迹,它不但与三国的英雄往事无关,更与‘我’的存在毫无牵涉”,所以,苏轼“悄然而悲,肃然而恐”之后陷入了物我同一...
2023年自考大学语文高频考点:《前赤壁赋》的表达方法
文中的主客对话实际上是作者思想中两个不同侧面的矛盾斗争;作者把政治失意的苦闷通过“客”来宣泄,把乐观旷达的情怀通过“主”来表现。(3)文章以作者情感变化为贯穿全文的内在线索:先写因泛舟江上而生遗世独立之乐,再写听到箫声呜咽而兴人生无常之悲,最后经过相互辩驳,认识归于一致,终于“喜而笑”,精神得到了...
读《赤壁赋》,看苏轼怎样安然渡过大起大落的后半生(203)
在赋中,诗人以自己的内在感情为线索,进行主客对话交流,达成不同观点的统一:先写见到月夜江上美景时,诗人陶醉于月夜泛舟;接着,写诗人闻客吹箫,又感伤于箫声悲凉;再接着,写客人哀叹人生失意,而产生怀古伤今的悲怆;第四,写诗人阐述思想超脱、宠辱不惊、随遇而安的处世高见;最后,写主客交欢,忘情尘世、超脱人生的...
一文弄懂|2023届高考新旧教材对比变化及复习建议
7.《六国论》(苏洵)8.《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9.《赤壁赋》(苏轼)10.《项脊轩志》(归有光)选修10篇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2.《报任安书》(司马迁)3.《过秦论》(上)贾谊4.《礼运》(《礼记》)5.《陈情表》(李密)6.《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潜7.《种树郭橐驼传》(柳...
从“周郎赤壁”到“东坡赤壁” 苏轼三咏赤壁完成的英雄之旅|东坡...
伍晓蔓继续引用弗洛依德的心理分析学说,他将心灵比喻为一座冰山,浮出水面的是少部分,代表意识,而埋藏在水面之下的大部分,则是潜意识,《后赤壁赋》更多是对潜意识层面的探寻与思索。在人的表意识层面,40岁要建功立业追求自信,而有一些无法察觉的内在冲动,迫使人们离开人群寻找自由。这种意识就不得不像“孤鹤”一样...
封治国:项元汴书画收藏的递藏链研究——以安国和文氏父子为例
唐怀素《自叙帖》后有文彭观款,云:「嘉靖庚寅孟冬获观藏真《自叙》于陈湖陆氏,谨摹一过,文彭(www.e993.com)2024年11月16日。」又,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苏轼书《前赤壁赋》,卷首伤缺四行,后有文征明一跋,云是文征明为之补书。然文嘉于《钤山堂书画记》中记:「纸白如雪,墨迹如新,惟前缺四行,余兄补之,吾家本也。」可证,所缺苏书...
常方舟评《同绘赤壁》|从图像维度想象苏轼
乔仲常《后赤壁赋图》局部吴门画派的巨擘文徵明七十八岁之际创作的《仿赵伯骕后赤壁赋图》虽与乔仲常本赤壁图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其差异性更为显著:一是打破了画面分隔而更具长镜头的动态;二是充满对即将爆发的戏剧性情节点的前一动态的表现(153页),比如孤鹤略过之际,只有撑船的小童回首视之,舟中的其他几...
《登泰山记》的主题及其表现
《中学语文教学》2020年第7期刊登北师大二附中陈立今老师《<前赤壁赋>与<登泰山记>对比教学》一文认为,姚鼐走的不是寻常上山的道路,其主题是“人要敢于突破自己,敢于突破传统的窠臼。”这不用说是很难让人信服的了。如果真是如此,文章到看到日出就应该结束,突破传统的道路已经获得了大光明,后面都是废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