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一首见闻诗,道尽悲惨,面对人生苦难个人是如此地渺小无助
杜甫以诗寄情,将这份深沉的悲痛,化作永恒的文字,流传千古。世人读之,无不感慨万千。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个人的命运如同浮萍,随波逐流,难以自主。而今,虽时过境迁,但那份对生命的尊重与珍视,对和平的向往与追求,却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现在的人们或许无法亲身经历那段历史,但杜甫的诗篇,却如同一扇窗,让人们得...
诗圣杜甫的西行漫记,是由一首首荡气回肠的史诗聚合起来的,其中一...
唐肃宗正在气头上,闻之大怒,虽知杜甫无罪,不再责问,但他从此不再信任杜甫。事实上,房琯的被贬是由于唐肃宗担心在争夺皇权的斗争中,房琯会站在唐玄宗一边来反对自己即位的合法性。杜甫疏救房琯,且不论其正确与否,从波谲云诡的官场角力的角度看,说明杜甫对官场斗争的复杂性预判不足,他的仕宦生涯刚刚开始,就被...
杜甫:一首自怀诗,道尽人间苦楚,承受苦难人生需要多大的勇气?
杜甫的一生,是颠沛流离与壮志未酬的交织。他亲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沧桑巨变,亲眼目睹了战争带来的满目疮痍与民生疾苦。这些亲身经历,如同一把锋利的刻刀,在他心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也激发了他无尽的创作灵感。他的诗中,既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沉痛哀歌,也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
《唐诗鉴赏大辞典》出版,收录唐诗一千六百余首
其诗取材于日常生活、亲身经历和观感,诸如高士的孤怀、隐居的幽寂、登临的清兴、静夜的相思等,所作以五言诗为主,律诗、绝句较古体为多,一时“五言诗天下称其尽美”(王士源《孟浩然集序》)。五言诗的特点,适合自然的题材,质朴的语言风格,安恬的意境,它的成熟,尤其是五言近体——五言律诗和五言绝句的定型,则给...
杜甫:一首夏日诗,道尽生活艰难卑微,改变不了现实就学改变自己
而这首《江村》就是杜甫对在草堂日常生活的一个描述。简单概括起来,就是说自己虽然过得艰难,但是日子却平淡自由。平淡清苦的日子里,他说“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什么理想抱负,都抵不过有个安身之处,能有个温饱来得实在。这是对现实无奈生活的一种自我安慰,更多的是自嘲。杜甫尽管一生历经坎坷...
古诗词里的雨声有多好听?杜甫高兴地听了整整一夜,蒋捷用一生听出...
词人没有用抽象的叙述来进行概括,而是从自己漫长的一生和曲折的经历中,截取少年、壮年、而今三个人生不同时期的“听雨”画面,以不同时期不同的“听雨”感受展现了词人的历程(www.e993.com)2024年11月6日。三个画面,就是三种境界,也是三种人生。随着一帧帧画面的展示,词人的心路历程和情感世界的升华也展现了出来。
从长安到成都,杜甫一路上写下恢弘的史诗,将盛世的遮羞布狠狠扒开
安史之乱中,杜甫到底经历了什么?本文从杜甫的视角出发,以安史之乱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重拾杜甫一路向西的人生旅程上写下的重要诗篇,反观安史之乱给家庭带来的悲欢离合与颠沛流离。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杜甫为了躲避安史之乱的战火,一路向西,出关中,过秦州,来到蜀中,过上了飘零寓居的生活。
杜甫23首悲怆作品:沉郁顿挫的诗风,抒写时局动荡、人生漂泊悲凉
杜甫通过“金鞭”、“九马”的象征性描写,暗指唐玄宗出逃时的混乱场面,尽管未直接指责皇帝,但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玄宗应对失策的讽刺意味。全诗以亲身所见所闻为基础,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既有宏大场景的粗犷勾勒,又有细节刻画的细腻入微,生动再现了战乱后长安的凄惨景象,堪称唐诗中的佳作。
浙江宣传 | 你远行 行未远
关注现实、直面忧患、融入时代是中国文学、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比如屈原写“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杜甫根据亲身经历创作“三吏三别”。吴昌硕为《流民图》题诗,同样源于诗人强烈的悲天悯人情怀。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吴昌硕还曾有过一段军旅生涯,虽然短暂,却折射着他救亡图存、以身许国的信念。中日甲午战争...
读懂这九首梅花词,就读懂了李清照的一首,每一首都可谓梅中精品
李清照词中的生活和情感都是她亲身经历和亲身体验过的,带有词人自己的个性和情趣,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真情美。七、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李清照晚年写过一首《清平乐·年年雪里》,便概括了自己一生赏梅的经历。与其说是李清照一生赏梅的经历,还不如说是女词人一生情感轨迹的写照,原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