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抗战·张学良是九一八事变最大的罪人_中国近代史频道_凤凰网
但从张学良的角度上看,中东路事件尤其能体现张在整个走向九一八过程中的责任。对于中东路事件,晚年的张学良回忆时直陈是自己挑衅挑起的。张学良在回答采访提问时说:“那后来有了所谓“中东路事件。中东[路]这件事,你那天问我是谁挑衅,换句话,不是人家挑衅,是我们挑衅。”作为最弱的一方,直接向日苏两个强大得...
九一八事变,蒋介石是如何下达不抵抗政策的?张学良晚年极力否认
九一八,张学良被蒋介石当了“替罪的羔羊”,西安事变后,张学良却被蒋介石剥夺了自由。当张学良还顾及“领袖”的面子,亲自将蒋介石送回南京时,蒋介石却已打定“报复”主意。还在半路上,当蒋介石得知南京的大员们支持他的仍是多数时,就找了个借口,将张学良留在后面,自己先行回了南京。后续的结局世人都知道了。张...
此消彼长!“中东路事件”给日军打了强心剂,却吓坏了张学良
中东路事件对九一八事变有着深刻的影响。这两件事都是张学良具体执行的,中东路事件是张学良在继承父业、执掌东北政权之后的首次大型对外军事行动。中东路事件的失败给张学良带来很大冲击,他从中吸取了反面教训。他本以为靠着东北军的实力,再加上蒋介石国民政府在军事、财政、外交各方面全力支持就能打败苏联,结果东北军...
张学良谈九一八:不抵抗与蒋介石无关,蔡省长拿出电报还原真相
“全般事件,系极端越轨行为。”但是他只是这么讲,行动上却又懈怠日本。在1931年的9月22日张学良仍指示所部,如果日军进攻,“应即避免冲突,暂向安全地带退避,以期保全”,并以“至要”而强调之。”如果说张学良背后没有受到他人的影响,他做出此等言行不一的行径实在有违自己的高位。背后的原因只能说张学良的不...
张学良视野下的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夜,日军突然袭击了位于沈阳以北的中国军队驻地——北大营,史称九一八事变,从而拉开了我国14年抗战的序幕,同时亦开启了日本对我国东北地区长达14年之久的殖民统治。那么,作为当时主政东北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张学良视野下的九一八事变将以何种姿态呈现呢?
中东路事件中张学良不堪一击,斯大林为何不趁势入侵东北?
东北名义归国民政府,然地头蛇难撼,苏军猛攻之下,张学良与东北军斗志尽失(www.e993.com)2024年11月13日。张学良对南京指令未予回应,中东路事件终落幕。斯大林掌舵苏联时,面对张学良挑衅,未趁机扩张,缘由深植于东北亚复杂博弈之中。俄国人对我国东北的长久野心苏联未深涉东北非因斯大林慈悲,其东北亚策略承袭沙俄,野心不减。未展进一步行动,...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将大帅府的财产送还张学良,少帅反应如何?
至于后面的事情我们就非常清楚了,由于张学良的“不抵抗”政策,导致日本关东军在攻破北大营后一路势如破竹,先后占领了南满、营口、海城、辽阳等地。等到张学良反应过来决定与之对抗时,东北军大势已去,日本人仅用了不到五个月的时间,就占领了东北三省,三千多万东北人民从此饱受亡国奴之苦长达14年。
张学良:永远长不大的少帅 ——写在“九一八事变”爆发93周年之际
“皇姑屯事件”:张作霖之死让张学良心虚1928年6月4日,日本人在沈阳附近的皇姑屯炸死了中国东北当时的统治者、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妄图制造东北群龙无首的局面,乘机攫取更多利益,寻找直接占领东北的机会。一夜之间,张作霖的长子、27岁的张学良被推上了东北最高统治者的位置,成为第二代奉系军阀首领。日本人乘乱夺取东北...
抗日战争研究|张学良与1937年二二事件的前因后果
一种观点是,张学良在事件之前已对王以哲失去信任,自张学良陪同蒋介石回到南京以后,王以哲一味妥协讨好蒋介石,并不真心争取张学良返回东北,其目的在于取代张学良,谋夺东北军领导权,故而二二事件的起因在于积极营救张学良的派系对消极派的愤怒不满造成的“无法弥合的裂痕”。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张学良一直对王以哲最为信赖,...
又是一年双十二:“西安事变”不是“发展中”中国的突发事件
然而此次事件并没有发展为战争,亦没有陷入大混乱,经过两周的交涉、谈判,以蒋介石回归南京、张学良受到处罚而告一段落,这时,与第一类人的失望相反,以国民党为首的第二类人则产生了狂喜。西安事变前的蒋介石与张学良不得不引起注意的是,在当前的日本,相信中国的统一和国家建设、赞扬国民政府基础之坚固的评论家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