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土山湾|最后一位土山湾老人走了
《遥望土山湾》和《土山湾画馆人物志》著书过程中,我父亲和张晓依,还有藏书楼的同事徐锦华,陆续采访了仍在世的土山湾老人。多年来的学术研究习惯,使我父亲重视与历史的亲历者直接交流,与历史的亲历者一起挖掘、钩沉历史。与土山湾老人们面对面沟通,一方面可以与已获取的文献资料相互印证,还原记录真实的历史,另一方...
海派城市考古丨土山湾的最后一抹油彩
叶兆澂,1942年7月生于上海,他的学画从根子上来说是取欧洲的传统,因为他年幼时即师从土山湾画馆末任主持余凯,成为土山湾画馆的最后一位传人。上世纪60年代,他又先后师从刘海粟、颜文樑和张充仁三位艺术大师,兼收并蓄,特别是深得刘海粟油画的真髓,用笔奔放,用色大胆,或厚重浓烈,或随意挥洒。叶兆澂的油画...
“文化中国行·美术里的长江”??上海篇|海上之光 映照中国美术...
绘秋颂秋,不仅是古代文学的经典题材,在绘画领域亦是如此。如文徵明画过《秋声赋》、赵孟钚行书《杜甫秋兴诗卷》等。“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华亭(今上海松江区)人,以山水画见长,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和王蒙,画风清秀恬静,用墨明洁隽朗。”胡光华说。《秋兴八景图》为纸本设色,共8开,...
一周文化讲座|每个夏天都是陪自己重新长大的时候
被徐悲鸿大师称为“中国西洋画的摇篮”的土山湾画馆,是最早向国人系统传授西洋画技艺的美术机构,不仅如此,在保持西洋绘画技法同时,还融入了中国绘画的笔墨元素,形成了“中西合璧”式的土山湾独特风格。本次讲座将梳理土山湾的历史与艺术特色,土山湾不仅是西洋画之“摇篮”,是海派文化和海派工艺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
艺术比邻 家门口的博物馆带来惊喜
土山湾作为中国“近代西洋画之摇篮”,其中一个突出的内容,无疑是水彩画的端倪及其演变。“西画教育溯源——土山湾馆藏水彩画展”以徐汇作为特定地区,从中分析、梳理和解读中国近现代西洋美术演变之道。展览分为“发源:西画摇篮”“发展:继往开来”“传承:薪火相传”三大板块,展出馆藏大师精品之作,结合徐家汇书院美...
上海书展徐汇首秀:现场来了一头“小狮子”
“书山”环绕,“书香”满城,今天(8月14日)2024上海书展拉开帷幕,上海展览中心敞开怀抱迎接各地读者,与之相伴的还有一头可爱的“小狮子”,由上海市徐汇区图书馆(上海市土山湾博物馆)和中国中福会出版社共同打造的原创双语绘本《阿土的小狮子》在书展现场正式亮相(www.e993.com)2024年12月19日。
“文化中国行·美术里的长江”??上海篇
1943年3月15日,徐悲鸿在重庆发表文章《新艺术运动之回顾与前瞻》中写道:“至天主教之入中国,上海徐家汇亦其根据地之一,中西文化之沟通,该处曾有极珍贵之贡献。土山湾亦有习画之所,盖中国西洋画之摇篮也。”徐悲鸿所论“摇篮”“根据地”之说,在此后学界论述中国早期西画运动的文章、著作中被广为引用,成为历史...
徐家汇源之百年绘画:土山湾与两代上海美专的交汇(下)
油画系教授吴大羽曾师从“土山湾”嫡传弟子张聿光;周碧初曾任“上海美专”西画教授;系主任涂克(1916-2012年)曾在杭州国立艺专求学,是吴大羽的学生;俞云阶(1917-1992年)早年在苏州美专求学,系颜文樑弟子,后来又转入中央大学艺术系,拜在徐悲鸿门下。而颜文樑与徐咏青过从甚密,早在1919年就一起发起成立...
纪念|67岁的张伟与170年的土山湾画馆
土山湾建筑中最主要的就是土山湾孤儿公益院。公益院包括印书馆、图画间(俗称土山湾画馆)、五金车间、鞋作车间等。”展览开幕前夕,张伟在接受《澎湃新闻·艺术评论》采访时说,“近百年间,至少有300余名学生在土山湾画馆接受素描、写生、水彩和油画的严格训练,其培养人数之众,是中国历史上所未有的。画馆的...
开创中国建筑玻璃装饰风气之先 上海土山湾:中国彩绘玻璃的诞生地
现在,位于上海外滩附近永年大楼中的彩绘玻璃,是现存较为完整的土山湾宗教题材作品。据实地考察,该楼中的一些彩绘玻璃及其采用的工艺,分析结果就是当时国外最流行的瓷釉着色与镶嵌结合工艺。其方法也是先用瓷釉在平板玻璃上绘画。由于用油彩作画能方便地表达出透视与素描关系,所以该大楼的彩绘玻璃在图案形式上相当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