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晓芒:我们今天的大学教育基本上就是技术加政治的教育
韩非子主张“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韩非子·五蠹》),与儒家“法先王”的区别只是一个如何使教育为专制政治(归根结底是为“后王”即当时的当政者)服务的问题,即要么是自上而下地控制教育,要么是自下而上(“下学而上达”,见《论语·宪问》)地兴办教育,总之是“仕而优则学,学而优...
学校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学校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学校教育的产生与发展这一考点一般在教育学第一章,主要包含两个大的部分,其一是学校教育的发展历程;其二是学校教育产生的原因和条件。该部分考点在教师招聘考试中考查频次不高,考查难度也较低,主要以识记类客观题为主,具体形式主要包括对于时间线和地位的记忆,但大家在识记过程中容易出现混淆,为...
差异教学:展现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
孔子主张的因材施教内容是“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即强调从文化知识、社会实践、对人忠心和讲究信用四方面教育学生。差异教学则强调从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开展教育教学,当前尤其要重视科学教育。现今学生无论在科学知识能力,还是科学精神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实施差异教学,课程内容要及时体现科学...
儒学研究 | 刘洋洋:好恶、情性与人格养成——论早期儒家好恶观念...
以探寻心性本体与德性之源为出发点,《礼记·大学》与楚简《缁衣》等将好恶与诚意、慎独相关联,着重刻画心之好恶具有普遍性、真实性与自发性;孟子则进一步明晰在欲生恶死的强烈情感之外,还有欲仁而恶不仁的道德本心,主张坚守本心即是贤者。荀子与《礼记·乐记》以群治为关切,认为好恶在后天应物之时极易流于“情...
传统道德典范教育的哲学意蕴
道家倡导“道法自然”,主张“心”的平和、清净、从容,不任意妄为;儒家认为“性本善”,倡导好学、勤勉、敬业、自省,克己复礼;法家虽认为人性恶,亦提出通过赏罚等约束手段,可以达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目的;佛家主张“自觉觉他”,推崇道德典范在佛教文化中以德育人、以德化人和以德自治的独有作用。另一方面,关怀...
重构中国的教育秩序|独思录 x 郑永年
在道、法、儒三家中,道家和法家代表两个极端,而儒家则是“中庸”,持现实主义态度(www.e993.com)2024年11月19日。道家崇尚自然,用今天的话来说,道家崇尚的是一个自然生成的教育秩序,反对任何外在的干预,尤其是政府的干预。道家相信,所有东西都是自然决定的,包括人的聪明与否。因此,人才是自我生成的,而非人为培养出来的。从这个角度出发,道家甚至...
全国名师黄厚江的寻“真”路——回归教育原点的“本色语文”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这句出自《老子》的道家哲学,大概是对“厚江”这个名字最好的诠释。在教育上,他的成就如江水浩瀚,是万千教师前行的引路人,在生活里,他又如清水般纯粹质朴,因此外出讲学时,他总习惯于T恤衫、夹克这样最简单的穿搭。他是个十足的“孩子王”,看到小孩总忍不住想逗逗,他常常说:...
道家、儒家、法家、墨家、兵家各自主张什么?著作都是什么?
《道德经》:老子所著,阐述了道家的核心理念,包括道、德、无为等概念。《庄子》:庄周所著,通过寓言故事表达道家哲学,强调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法家:以法治国,严刑峻法法家是中国古代主张严格法律制度,与强权政治的重要学派,代表人物有商鞅、申不害、李斯、韩非子等。法家强调“以法治国”,认为法律是治理国家的根...
王充反对“生而知之”,反对死记硬背的教条主义,重视活学活用
概况地说,王充教学思想中唯物主义表现在几个方面:从知识来源上看,他反对“生知”,主张“学知”;从教学过程上看,他认为教学过程应包括“见闻为”的感性认识和“开心意”的理性认识两个阶段;从教学效果上看,他注重“效验”,强调以实际效果来检验知识的真伪。这也就是王充在中国教育思想史上的主要贡献。
言恭达丨从人文底色到生活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生活...
三是儒家思想强调个人道德的重要性。在儒家看来,个人是人类社会的最小单位,个人品德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儒家思想主张个人要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和道德实践,这种思想对于现代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2.自然和谐的追求:借鉴道家思想,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