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神古韵 | 一定要知道的中医哲学“中医治法的常与变”
反治,即表面顺从病情,实则仍为正治。具体方法包括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热因热用适用于阴盛格阳的真寒假热证,以热治热;寒因寒用则针对热极格阴的真热假寒者,以寒治寒。塞因塞用指以扶正补益之法治疗胀满痞塞,适用于脾虚阳气不足者。通因通用则是以通利泻下之法治疗泄利漏下,适用于内有...
“反治法”的辨证运用
其中,正治法是我们最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它依据病证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性质,采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等正治法则进行治疗。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正治法可能无法取得预期效果,这时就需要我们学会运用反治法。反治法,顾名思义,就是与正治法相反的一种治疗方...
论三阴三阳及六经辨证的临床表现、病机、治则治法
1.阳明经证治法:阳明经证是里热蒸腾所致,表里俱热,所以治宜石膏汤。2.阳明腑证治法:阳明腑证是邪热已与大肠糟粕搏结成实热证。治疗的目的是排除燥实,清肃里热。由于病变有轻重缓急的不同,所以阳明腑证的治法有三个方子:调胃承气汤为泻下缓剂,是治疗腑实初起,结而未实,或津液受损以燥热为主的证候...
中医治病不可违背的7大法则(一定要掌握)
(1)概念:所谓正治,就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故又称“逆治”。正治是临床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法则。(2)应用:适用于疾病的本质和现象相一致的病证。由于疾病的性质有寒热虚实之别,所以正治法就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之分。①寒者热之:是指寒性病变出现寒象,用温热药治疗,即...
国医大师林毅:“六郁治乳”理论的临证应用
由此可知,中医学对于郁证的治法主要分为两类:其一是对以《黄帝内经》所提出的治疗五郁的“达、发、夺、泄、折”的阐释及发挥其临床应用为主,治疗总体目的为平衡脏腑阴阳。其二是对六郁以及临床总结出的常见以“郁”为表现的证候群的辨证及对症治疗,以正治为主要指导原则,以辨证解郁为主要诊疗目的。此外,历代医家...
金匮要略22章读书笔记|胸痹|风寒|虚热|消渴|五苓散_网易订阅
宿食的治法:(1)轻者绝食一、二日即可(www.e993.com)2024年11月14日。(2)在上脘,欲吐者,以瓜蒂散吐之。(3)腹胀欲泻者,以大承气汤下之。(4)体虚者,以保和丸消导之。《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本篇脱简较多,重点讲述肝着、肾着、脾约三病。五脏中风——肺中风、肝中风、心中风、脾中风...
中医文化 | 东方本位 中医八大基础理论之治则治法
治则,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如扶正祛邪、调整阴阳、三因制宜等。治法是治疗疾病的方法,如汗、吐、下、和、清、温、补、消八法。治疗措施,是在治法指导下对病证进行治疗的具体技术、方式与途径,包括药治、针灸、按摩、导引、熏洗等。1.治则(1)正治与反治...
中医-中医基础理论-第十五章-防治原则-正治与反治
治法内容正治(逆治)方药的性质与证候的性质相逆,如热证用寒药。寒者热之温热方药治疗寒性病证。热者寒之寒凉方药治疗热性病证。虚则补之补益方药治疗虚性病证。实则泻之攻伐方药治疗实性病证。反治(从治)方药性质顺从病证外在的假象,如假热证用热药。
陈祥勤:执古御今——中国古代治理传统中的治道和治术
然儒墨道法等诸子所言之治道,就其具体语境而言,很多内容乃实为治术,纵观中国古代传统,所谓“治道”,大致可以归结为“因循而治、杂采诸术、阳儒阴法、以道御之”,惟其如此,才能将诸家治法融为一体,从而“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一)因循而治
中药加糖会改变药性 什么时候不能喝热的?中医专家讲解三大误区
北京中医药大学翟双庆教授:正治法是热证用寒药,寒证用热药。反治法是热证用热药,寒证用寒药。中医提到“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禁是牙关紧闭或者是牙齿打颤,鼓是鼓的下颌,腮帮子,栗是颤栗;有人冷得一塌糊涂,控制不住打哆嗦,所以叫如丧神守;病机是皆属于火,不是属于寒。有人手脚冰凉是由于火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