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响中国】深刻理解“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阐释“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时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对人民的主体地位有科学全面的认识。既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展依靠人民...
人民日报整版探讨:深化新时代文化哲学研究
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主体性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文化主体性的内涵特征,阐明了巩固文化主体性的重要价值,为深化新时代文化哲学研究提供了方向指引。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哲学意蕴(学术随笔)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各个方面,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包含一系列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思想理念,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良性互动。实践证明,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着力解决好...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哲学智慧探析
从本质上来看,国家安全维护的是人民的整体利益,国家越平安,人民就越有安全感;人民越有安全感,国家安全就越有依靠。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安全工作归根结底是保障人民利益,要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群众安居乐业提供坚强保障。”[3]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人民利益、人民安居乐业为最高价...
真理之光 | 深刻理解“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观点第一,“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蕴含着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历史活动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同时,“任何解放都是使人的世界即各种关系回归于人自身”。在人的价值关系中,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习近平总...
人民日报整版探讨: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人民观的丰富和发展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最鲜明品格(www.e993.com)2024年11月26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等重大论断,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强调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以新的内涵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如何从学理层面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江山就是人民、...
坚持人民至上 共享美好生活——“河南洛阳老城区人民文旅实践...
(二)围绕“人民至上”,做好顶层设计和内涵提升老城区的实践证明,文旅发展中正确理解和把握人民至上的深层意蕴,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惠及人民、凝聚人民,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老城区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群众主体”的原则,立足人民需要,通过创造新文化现象、新经济形态、新就业模式。加强文旅...
辛向阳: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亮点——学习贯彻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筹兼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科学方法论。它的哲学内涵就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2003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
书写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社科篇章
3.聚焦培根铸魂,增强人民群众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聚焦聚力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首要政治任务,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力量。增进政治认同。理论就是旗帜,理论指引方向。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
年终盘点·理论 | 每一粒水珠都承载洪流的浩荡
“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没有人民群众广泛的、深厚的理论认同,理论创新就会失去根基。这就提出了把理论创新与理论武装有机统一起来的现实课题。我国人口规模巨大,有着极其丰富的利益诉求。要紧扣人民群众现实利益诉求,善于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理论创新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有效解决人民群众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