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集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德行,在于关爱人民,在于达到最高境界的善。要达到“至善”的境界才能确定目标,确定目标后才能心地宁静,心地宁静才能安稳不乱,安稳不乱才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达到“至善”。凡物都有根本有末节,凡事都有终端有始端,知道了它们的先后次序,就与《大学》的宗旨相差不远了。(四川在线)
中鸿信2024秋拍 | 元 赵孟頫行书《大学》册赏析
释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
儒家常识知多少?精华语句看这里!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大学》(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境界。)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大学》(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
知止,500万品牌咨询费花的就值!
“知止”这一哲学思想体现在四书之首《大学》的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上文“止于至善”的“止”字意为“到达”;而“知止而后有定”的“止”字意为“所当止的最高境...
读《大学》 第1章 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去找到股市中的道!
笔者可以简单的串一下个人所理解的一些精要,最重要的一篇应该就是《大学》里面的的第一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www.e993.com)2024年11月22日。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是做股票的顶层大局观,止、定、静、安、虑,最后做到了...
刘欢:至善与本真——先秦儒道“知止”观念的一个比较
先秦儒道两家都有“知止”的观念。儒家“知止”观念的正式提出,是在《大学》,《大学》开宗明义即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不仅以“三纲领”之代表的形式明确提出了“知止”的观念,...
《大学》“止”的政治学内涵分析
在大学之道章中出现过两次:“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得”。来可泓将第一个“止”翻译为“到达”,第二个“止”翻译为“所当止的最高境界”。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将“止于至善”的“止”解释为“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这里的...
打卡!时政小测验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段话出自《大学》首章,记录了一个完整的思维运行过程:止—定—静—安—虑—得。“知止而后有定”,知道目标所在,这样才能志向坚定。止:目标。朱熹《大学章句》释为:“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
师说| 曲庆 等:本立而道生——儒家思想与中国企业管理创新
尤其是儒家思想,其主要内容都是关于修身、待人、为政的,特别有助于管理者的自我管理以及企业哲学的形成。其中,最具启示意义的经典论述之一就是《大学》的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