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药济世|前言张仲景《伤寒论》,看古代中医抗疫的心态、技巧和道
——《伤寒杂病论》前言张仲景家族原本是一个有200多人的大家族。自建安初年以来,不到十年,三分之二的百姓死于瘟疫,十分之七的人死于斑疹伤寒。但当时对医疗救治还不够重视。奇怪的是,生活在现代世界的人们并没有重视医学,也没有仔细研究炼金术。它们用来治疗国王和亲戚的疾病,拯救贫苦百姓。中间是用来保...
我国古代经历过几次大型瘟疫?没有疫苗的情况下,是如何解决的?
还有一种就是进行自我隔离,在晋朝有规定:如果朝臣家中有3人以上感染瘟疫,即使自己没有被感染,也要居家隔离100天。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对传染病的认识,已经相当有水平。3.注意饮食,保持个人清洁古人已在瘟疫中得出经验: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清洁是防控疫病的重要途径,所以古书中记载古人用佩兰等草药进行沐浴,可以防治疾病。
中医支招,网友却说添乱,古代医圣对于瘟疫防控有哪些贡献
一、东汉末年大疫与张仲景的《伤寒论》东汉末年,桓、灵二帝十分昏庸,宦官专权,残害士人,横征暴敛、祸害百姓。百姓被迫揭竿而起,就是众所周知的“黄巾起义”,黄巾起义之后,是持续不断的军阀割据与混战。同时,不巧的是,东汉末年爆发了持续不断的大瘟疫,据史书记载,东汉末年桓帝、灵帝、献帝在位70年间,就爆发...
于赓哲 | 弥漫之气:中国古代关于瘟疫“致”与“治”的思维模式
《左传·昭公元年》:“天有六气,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过则为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素问·至真要大论》又说:“六气分治。”即一岁之中有风、热、湿、火、燥、寒六种气候分治四时,这里“气”已经明显被赋予了与“气候”类似的...
开讲:中国最早有关瘟疫的记载是什么?古代是怎样应对疫情的?
《历史视角看瘟疫》课程简介课程从我国最早的文字殷墟甲骨文对于疾病疫情的记录开始追溯,以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的传世巨著《伤寒论》为例,介绍了中国古代的瘟疫和防治,同时传递了人类一定能够战胜瘟疫的信心。人物名片王立群河南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面对瘟疫这种公共卫生,为何中医、西医都没有实现大的突破?
中医在抗击瘟疫的作用中医在世界科学领域自成体系,拥有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在抗击瘟疫的历史上,表现出独特的效能(www.e993.com)2024年11月11日。传统中医理论奠基之作是《皇帝内经》,之后东汉名医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为临床医学打下基础。之后中国医学著作有8000种之多,其中有很多关于防治瘟疫的著作,比如明朝吴又可的《温疫论》,张鹤腾的《伤暑...
阅读的力量:一份与瘟疫有关的书单
在此基础上,出现了《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中医奇书,它们既找出了瘟疫流行、爆发的理论依据,也开出了防治瘟疫流行的途径与药方。这充分表明了古人的智慧,传统中医学在世界上领先的学术地位。应该说,人类早期的历史,瘟疫制造了无尽灾难;不过,在瘟疫毁灭人类时,有的人大义凛然地站出来,视死如生,不但发现了...
伤寒杂病论:古代让人闻风丧胆的瘟疫有多可怕?
有感于瘟疫给百姓带来的痛苦,张仲景辞官隐居,潜心研究古籍,寻找治疗伤寒的药方,在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写成《伤寒杂病论》。打开网易新闻查看精彩图片《伤寒杂病论》被后人分为针对伤寒的《伤寒论》和论述内科杂病的《金匮要略》。《伤寒论》记载了医治伤寒的119条药方,其中如葛根黄连汤、小柴胡汤等至今仍...
古代瘟疫经常发生,医疗水平很低,古人如何应对瘟疫?
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不良会容易感染瘟疫是古人在实践中得来的经验。秦汉时期的《汉律》规定“吏五日的以下沐,善休息以洗沐也”。还规定不可随便放置垃圾,“弃灰于道者”要被处以罚款。当时城市内设有下水通道,管道多为陶制,逐节相连,可以排泄污水。还有记载用佩兰等草药洗浴,可以防止疾病,保持健康。并提倡注意饮食...
中医药抗瘟疫已有上千年,一文看清中、西医在抗疫方面的区别
记载瘟疫的各种中医典籍里,包含了不少防治瘟疫的处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有《伤寒杂病论》《温疫论》《霍乱论》《湿温时疫治疗法》等。这些在实战中总结出来的抗疫名方,有些至今仍在应用。1893~1894年,我国华南地区发生严重的鼠疫,高州中医罗汝兰就是在古方“解毒活血汤”的基础上进行加减配伍,并通过特殊给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