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探讨网络暴力违法犯罪行为的认定标准
其次,《意见》第10条规定的“故意”是认定诽谤罪所要求的行为人对于捏造的事实的主观方面的重要标准,但是实践中对“故意”的解释存在分歧。最后,《意见》第10条规定的“明知”是认定诽谤罪所要求的行为人对捏造事实属性的认识标准,但“明知”解释同样存在分歧。第二,侮辱犯罪行为认定标准存疑。《意见》第10条明确...
向柯翰 谢文翼|信息发布型侮辱诽谤行为出罪机制的建立
我国刑法第246条将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规定为侮辱罪,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规定为诽谤罪,从犯罪构成上讲无论是侮辱罪还是诽谤罪,都不会涉及对信息本身是否涉及公共利益以及行为人是否具有公益目的,信息发布行为是否属于正常监督的判断。因此,若不通过具有强制力的规定设置专门的出罪要件...
断章取义、捏造事实网上诽谤他人
法官说法对于网络诽谤情节严重的认定,法院根据虚假信息具体形式、传播范围、造成严重后果等因素综合判定。本案中浏览量超过5000次,引发网友对自诉人大量负面评论和侮辱性言论,影响恶劣,构成情节严重。本案裁判兼顾法理与情理,确保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被告人在审理期间深刻反省,具有悔罪表现,且已删除相关贴文,努力消除...
今日法律问答·言论自由的约束:侮辱与正当评价的界限在哪儿?
在法律性质上,侮辱、诽谤罪属于道德犯,体系解释本罪应从道德规范入手,如:公然侮辱他人的暴力方式以粪便强行塞入他人口中,《民法典》即使没有规定,司法人员也应以有违公俗的规则认定侮辱罪。《刑法》规定侮辱、诽谤罪,其目的主要是保护自然人的名誉权;但名誉权与人格权、隐私权,以及个人信息权存在本质上的联...
男子断章取义、捏造事实网上诽谤他人被判诽谤罪
对于网络诽谤情节严重的认定,法院根据虚假信息具体形式、传播范围、造成严重后果等因素综合判定。本案中浏览量超过5000次,引发网友对自诉人大量负面评论和侮辱性言论,影响恶劣,构成情节严重。本案裁判兼顾法理与情理,确保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被告人在审理期间深刻反省,具有悔罪表现,且已删除相关贴文,努力消除网络诽谤信...
倾向性问题纠治“普法专栏”之十九:侵人尊严无道德,侮辱诽谤要入刑
一、什么是侮辱罪、诽谤罪(一)侮辱罪(www.e993.com)2024年11月29日。是指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贬低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1.构成侮辱罪须达到“情节严重”,主要是指:①手段恶劣的,如当众将粪便塞入他人口中等;②造成严重后果的,如被害人不堪自杀的,或因受侮辱导致精神失常的;③多次实施侮辱行为的等等。
网络暴力刑法规制的乏力与重塑——以侮辱、诽谤罪为中心
而在网络暴力型诽谤案件中,造成被害人或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才能认定为情节严重。因此,习惯性地将侮辱、诽谤罪的法益认定为单一、个人、轻微法益,导致刑法在应对此类案件时,解释立场和路径都趋于保守,偏向于严重结果的认定,而非犯罪危害的预防(郭玮,2019),进而致使侮辱、诽谤罪名在网络空间的适用...
最高检:一年来全国检察机关共依法起诉利用网络实施侮辱、诽谤犯罪...
9月1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委会委员、普通犯罪检察厅厅长侯亚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网络传播的迅猛发展,近年来,网络暴力违法犯罪行为愈演愈烈,在网络上肆意谩骂侮辱、造谣诽谤、侵犯隐私等“按键伤人”行为,严重侵害了公民的人身权利、人格权利,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网络秩序,影响公众安全感。
在微信群中传播他人不雅视频,应认定传播淫秽物品罪还是侮辱罪?
亲告罪虽然以被害人自诉为主,但在一定条件下也会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前款罪(侮辱罪、诽谤罪,笔者注),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对于“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判断,2023年9月“两高一部”印发的《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指出,应当综合...
最高检:为被害人撑腰,有力惩治网络侮辱、诽谤犯罪
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23日讯在今日新闻发布会上,最高检第一检察厅副厅长周惠永表示,在网络上肆意谩骂侮辱、造谣诽谤、侵犯隐私等“按键伤人”行为,严重侵害他人人格权。周惠永说,为依法惩治网络暴力犯罪,检察机关采取了系列举措:一是准确适用公诉程序,有力惩治网络侮辱、诽谤犯罪。2023年1至11月,检察机关共依法起诉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