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海上丝绸之路】鉴真东渡 传播文明之旅
唐天宝十二年,即公元753年,经过二个月的海上颠簸,66岁的鉴真大师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了日本,受到日本举国欢迎。鉴真大师在日本一心弘扬佛法,直到圆寂。唐广德元年,公元763年,76岁的鉴真大师面向西方,故土的方向,坐化于他建造的唐招提寺。2016年12月,中国歌剧《鉴真东渡》在日本演出,主演田浩江回忆起当时的情景。
歌剧《鉴真东渡》在东京首演 大获成功
该剧讲述了唐代天宝元年,日本年轻僧人荣睿和普照受遣,来中国邀请高僧前往东瀛弘扬佛法,鉴真应邀决意东渡,却受到弟子们的极力阻拦。鉴真不为所动,毅然启程;期间六次出海,历经千辛万苦,双目失明后依然不屈不挠,终于在公元754年到达东瀛弘扬佛法、传播大唐文化。全剧借用了西方的歌剧艺术形式,通过一渡幻海、二渡愿海、...
中日海上文化交流知多少——鉴真东渡
唐朝时,日本佛教界混乱,奈良东大寺邀请唐朝高僧去日本传戒授律。743年,鉴真接受邀请,决定东渡日本,传播中国佛教文化。他率领弟子先后六次尝试东渡,前五次都未能成功,甚至导致双目失明。但鉴真并未放弃,最终在753年成功抵达日本,受到日本人民的热烈欢迎和尊敬。他在日本传授佛经,弘扬佛法,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人物之一。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鉴真再次“东渡”
踏破瀛海千层浪,万里莲花飘馨香。中日两国,一衣带水,隔海相望。1200多年前,中国盛唐时期鉴真大师应日本僧人邀请,历经磨难,双目失明,六次东渡终获成功,完成弘扬佛法、传播文化之心愿,为增进友谊、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史料记载,唐天宝十二年(753),经过两个月的海上颠簸,第六次东渡的鉴真大师...
首页看点|鉴真再次“东渡”吴为山雕塑《鉴真像》在日本东京揭幕
鉴真第六次东渡出发地是张家港黄泗浦,从2008年12月至2018年12月,江苏考古部门对黄泗浦遗址进行了多次考古发掘。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周润垦表示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传播文化,体现了中国对东亚文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直到今天鉴真东渡的意义都深刻影响着中日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持续增进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黄泗浦...
他是中国和尚,却把国宝带到日本,还让日本少走了一千多年的歪路
不过,在今天对于鉴真东渡日本,也是不少人有反对的看法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认为鉴真是文化间谍,因为当时鉴真东渡日本时带走了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乱丧贴》,这幅字现在还被日本宫内厅视为镇馆之宝,这也是鉴真被后人所诟病的一点(www.e993.com)2024年11月22日。其实鉴真当时是一片好心,去日本弘扬佛法,促进中日文化的交流,帮助日本发展...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日本延请鉴真东渡传戒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传律授戒,促进了中国文化向日本的流传。鉴真法师亲自主持建造的唐招提寺成为当时日本佛教徒的最高学府,现为世界文化遗产,日本国宝。寺内的大堂,日本称为“金堂”,历经1200余年风雨,至今屹立于寺内。扬州大明寺鉴真纪念堂,非常漂亮。
鉴真东渡日本记:一位盲僧穿越狂风巨浪的如铁信念
众僧沉默,荣睿和普照也沉默。这时,鉴真却忽然站了起来,他说:“是为法事也,何惜身命。”取经不如传经,鉴真决定东渡日本,弘扬佛法。然后,鉴真开始准备“偷渡”日本。奈良唐招提寺第一次是742年冬,鉴真带着21名弟子,连同4名日本留学僧,于扬州既济寺造船,准备东渡。当时,荣睿和普照手中持有宰相李林甫堂兄李林...
历史上鉴真东渡日本,究竟带走了什么,为什么会让后人诟病呢?
鉴真带走了顶级国宝:王羲之的墨宝真迹,致使宝物流失海外千载有余,这对中华文化而言是相当重大的损失!鉴真东渡这件事,我们基本都耳熟能详,教科书上写的明明白白:佛教律宗大师鉴真,为了弘扬佛法,百折不回历尽艰辛东渡日本,成就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旷古盛事。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就会发现很多教科书以...
历史上鉴真东渡日本,到底带走了什么?
第二个是为了弘扬佛法。大唐是个开放的朝代,因为各方面都发展得很不错,所以吸引来了不少外国留学生。而在这些留学生中,就包括日本的留学生。鉴真经过跟他们的交流,得知日本尚属佛教律宗的空白之地,便生出到日本去弘扬佛法的想法。第三个是受到日本人的邀请。有传言称,鉴真之所以历经千辛万苦都要东渡日本,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