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析:诽谤罪的判刑标准与案例分析
诽谤罪是一种严重的法律行为,可能对个人和企业造成严重的名誉损害和经济损失。在现代社会,随着信息传播的迅速发展,诽谤行为的发生频率不断增加。因此,了解诽谤罪的构成要件、法律条款以及判刑标准,对于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防范诽谤罪的法律风险。
《人民法院报》| 法官说法:断章取义、捏造事实网上诽谤他人,诽谤罪!
网上诽谤他人大庆一男子被判诽谤罪网络上发布不实信息诽谤他人,因情节严重而被诉至法院。日前,黑龙江省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对这起利用自媒体诽谤他人的刑事案件进行了宣判,判处被告人张某犯诽谤罪,免予刑事处罚。2023年1月至2024年4月,被告人张某在某网络平台上利用“大海XXX”“茶X”等账号,又在其他...
最高法:诽谤信息转发500次可判刑系实证研究确定
该司法解释通过厘清信息网络发表言论的法律边界,为惩治利用网络实施诽谤等犯罪提供明确的法律标尺。《解释》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该司法解释今天起实施。要点速读诽...
安阳县看守所-律师会见-申请取保候审-诽谤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诽谤罪,是指故意散布捏造的虚假事实,足以损害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1979年《刑法》第145条规定了本罪,1997年《刑法》第246条对罪状作了补充和修改。为适应互联网的变化,解决被害人取证难的问题,《刑法修正案(九)》增加了本条第3款规定。二、诽谤罪的构成要件是: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
网络暴力刑法规制的乏力与重塑——以侮辱、诽谤罪为中心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侮辱罪、诽谤罪一般情况下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即求刑权由被害人享有并自行决定是否行使,与公诉案件的国家追诉主义不同,自诉案件中是否追究加害人的刑事责任由被害人确定。在侮辱、诽谤类案件中赋予被害人是否追责的决定权,一方面,是对主体权利的尊重,认可被害人的自主选择...
网络诽谤犯罪行为的司法认定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构成诽谤罪(www.e993.com)2024年11月24日。诽谤罪系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信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诽谤犯罪时有发生。2013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颁布...
关于陈竞苏、廖智涉嫌诽谤罪法律意见书
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下,公民人格实体权利,同样是法律保护的对象。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诽谤罪之客体为公民的实体权利——名誉权,包括了互联网领域中不特定群体(即俗称“网民”)对于具体公民的职业道德和人格品德的观感与认知,并由此形成的评价。(四)犯罪客观行为方面:“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是《刑法》第246条规定的...
边城秀法 | 为泄私愤在网络平台侮辱、诽谤他人,入刑!
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二款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
多名人大代表呼吁出台《反网暴法》,规范网络言行,明确各方责任
罗卫红:在有的网络暴力事件中,司法机关按“寻衅滋事罪”主动介入,从严从重从快处理;但还有一些情节和后果严重的网络暴力事件,司法机关以刑法规定侮辱罪、诽谤罪属于自诉案件而没有介入。受害者自己维权则面临取证难、追责难等问题。因此,需要从法律层面明确界定网络暴力的定义和治理范畴,以具体化的法律条文规范司法实践...
【以案释法】散布网络谣言,东明一人被处罚
·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二款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