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还有这个功效?其实并不对哦~
此外,酒精还会降低胆固醇代谢能力,进一步增加血管硬化风险。对于已患有血管硬化或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来说,喝酒相当于雪上加霜。因此,“喝酒能软化血管”说法并不对,日常生活中切不可贪杯哦。血管硬化或心血管疾病患者,平时需注意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必要时遵医嘱服用降血脂、抗血小板等药物治疗。
以案说法丨饮酒回家后又驾车外出死亡,同饮者需担责吗?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第一款: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法官说法亲朋好友聚会吃饭饮酒系情谊行为,其本身虽不能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但是在共同饮酒的情况下,会附随产生提醒、劝阻义务和侵权赔偿责任。在共同饮酒侵权纠纷中,共同饮酒人的提醒、劝阻义务,来源于其先行为导致的应...
喝酒能防新冠、阳了不能洗澡?这些疫情传言已有答案
传言二:喝白酒、盐水漱口能预防新冠病毒感染?中国科协官方微信公众账号“中国科协”发文辟谣称,虽然75%的医用酒精能够用来擦拭物体表面杀死新冠病毒,但对已经进入体内的病毒则无能为力,何况几乎所有的白酒都不会做到医用酒精这么高的酒精含量。而且,喝酒本身可能刺激人体,加重症状,并可能影响服药效果,此外,饮酒本来就对...
【以案说法|50】酒后殒命 同饮者是否需要担责?
1.强行劝酒。如用“不喝,不够朋友”“不喝,不给面子”等语言刺激,或对方已喝醉、没有自控能力的情况下,仍劝其喝酒。2.知道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喝酒。比如明知对方身体状况,或对方服用了头孢、甲硝唑等禁酒药物,或患有酒精过敏等不宜喝酒的疾病,仍劝其喝酒。3.酒后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如饮酒者已喝醉,神志...
以案说法 | 醉酒身亡,共饮者要担责吗?
法官说法古有“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今有“感情深一口闷”,把酒言欢推杯换盏间难免醉酒。通常,共饮行为本身不产生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但若饮酒者出现控制力、判断力或辨别能力降低、无法安全回家的醉酒情况时,共饮行为作为“先前行为”即具有了一定的危险性,共饮者因此产生了后续对其他饮酒者饮酒...
男子喝酒回家后坠亡,共饮人要担责吗?
法官说法莫某智安全到达出租屋后,在外出过程中坠楼身亡,并非各位共同饮酒人可以预见的结果,与各共同饮酒人未履行护送、照顾等安全保障义务不存在因果关系(www.e993.com)2024年11月18日。虽事后公安部门对莫某智检验确定其为醉酒状态,但莫某智离席回家时,言行举止等方面均未展现为醉酒状态,仍能以正常、合理的时间返回住所。对尚未丧失辨认或控制行...
适度喝酒和滴酒不沾哪个对身体更有益?
一直以来,“适量喝酒有益身体”的说法大行其道,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长期的饮酒习惯对健康会造成严重伤害。以前许多人会将饮酒导致的危害归结于饮酒者“没有控制好量”,但国际权威期刊《柳叶刀》连续用两个重磅研究给出的回答是:每一滴酒,都对身体有害。
下班后请同事喝酒引冲突,用人单位能否据此开除员工?
下班后请同事喝酒引冲突,用人单位能否据此开除员工?升职加薪本是一件高兴事,难免要和亲朋好友分享庆祝。然而把酒言欢之余与同事起了冲突并导致误伤,这种情况下公司能否将其辞退?宴请活动是否能认定为工作场所的延伸?近日,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因下班时间同事聚餐起冲突而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
喝酒养生?全球2800万人研究告诉你:真正安全的饮酒量是0!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相信“适量喝酒有益身体”的说法,将饮酒的危害归咎于饮酒者“没有控制好量”,但国际权威期刊《柳叶刀》用研究给出的回答是:每一滴酒,都对身体有害。《柳叶刀》刊登的一项涉及全球2800万人的研究指出,饮酒没有“安全值”,只要喝了就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最安全的饮酒量为0,建议滴酒不沾。
“头孢伴酒,一喝就走”的说法是否科学?海南药学专家这样说
在网络上,对于服用头孢后多久才能喝酒的问题答案不一,有的说24小时,有的说36小时,众说不一。那么,服用头孢后多长时间才能饮酒呢?黄良玖介绍,头孢类药物通常代谢时间为2至3天。因此,无论是24小时还是36小时的说法肯定都是错误的。由于个体代谢差异,目前比较公认的安全共识是停药一周后方可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