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书法《四书注抄》线装古籍现身四川叙永
根据书中的朱砂印记和行文特点推断,该书成书年代最晚在清中期。新华社发(李欣摄)5月19日,饶泽祥查看其收藏的《四书注抄》线装古籍。线装古籍《四书注抄》是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居民饶泽祥的藏品,2003年购自一名废品回收商户。该书以微型书法书写,每字1.5至2毫米,字体娟秀挺拔,字距井然有序,全书100余页,20余...
古籍修复师 妙手“补”时光
在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古籍修复室,古籍修复师胡雅婧正将一沓泛黄的书页小心翼翼地铺展在工作台上。“这是我最近在修复的明刻本《南史》,残损不算严重,但脆化比较严重。”胡雅婧拿起毛笔,蘸上糨糊,将补纸粘贴到缺损处,再用镊子把多余的补纸剔掉……一旁的压书板下,已经修复好的书叶平整舒展,古籍悄然“新生”...
公益活动|古籍装帧演变简史及线装书体验
蓝色封面的线装书也成为中国人心目中最为经典的古书样式。一直到今天,在影印古籍的时候,大多仍然采用了线装的方式。《2011年中国邮票》年册采用线装线装书作品示意图
在博物馆里沉浸式学非遗,体验亲手制作线装书→
齐栏、裁剪、打眼、穿纸钉、上皮、订线……一本线装书的制作需经十余道传统工序。大家围在老师身边,聚精会神地琢磨着每一步是怎样完成的,从纸张的裁剪、纸捻钉的制作到如何用线装订,每一步都暗藏玄机。“原来穿针打孔的位置很有讲究,要先分成十等份,而且间距都有特定的比例。”“纸张得人工一张张去对齐...
“手作成书,古籍之美”——天水市图书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
线装书是中华传统文化符号之一,始于明代中叶,至清初而大盛。这种装帧形式便于翻阅,不易破散。线装书的出现是我国造纸术和印刷术两大发明结合的最高体现,故而流行了几百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四眼线装书”古朴典雅、素净大方,成为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古籍装帧方式。“线装
古籍中蕴含千年“绝活儿” 特制宣纸让传统瑰宝“向新行”
印刷后的宣纸,还需要经过三十八道工序方能成书,这些工序大部分都需要手工操作,比如线装折页(www.e993.com)2024年11月10日。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古籍装帧技艺传承人张云芳:你看我们折一折,挺简单的是不是?但你自己真正上手的时候并不是那么简单。宣纸质地细腻、手感柔软,印页依中缝折正,手搓的方式不仅慢,偶尔也会影响宣纸的美观。
人教社典藏馆落成 整理保存四万余册古籍版本
日前,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古籍典藏馆正式落成挂牌。人教社图书馆馆藏的2376册善本古籍、近4万册线装书、1000余册清末教科书全部移入典藏馆。古籍版本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翁连溪表示,人教社收藏的这批古籍多为木刻本、传抄本和线装书,保存状态良好,版本较为珍贵,基本没有删节和缺卷,版本种类丰富,...
重拾古籍韵味 重庆一高校让传统技艺“活”起来
折页、裁剪、齐栏、打眼、穿纸钉...活动现场,最惹人关注的莫过于古籍修复技艺展示。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重庆传习所导师、重庆市第六批非遗保护项目古籍修复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许彤老师团队,详细介绍了传拓、雕版印刷和线装书制作的历史渊源和基本工序,让在场的师生们对这些传统技艺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不少...
江苏各地公共图书馆探索古籍创新传播
建起了一座皇家藏书楼‘文宗阁’。同过去历代皇家和私家藏书楼不同的是,它可以让官员和读书人查阅、抄录阁中的图书,一定程度上具备了现代公共图书馆的一些功能。”5月26日,在镇江市图书馆馆员顾佳贝等人的讲解和指导下,20组家庭近距离体验雕版印刷的魅力,他们手中的雕版是清代刻本《两淮盐法志》中的文宗阁实景...
图书馆在郑州校区举办古籍技艺体验活动
在雕版刷印区,看到通过雕版与活字印刷技艺将优美的文字呈现在自己的手中,同学们深切感受到古代印刷术的魅力;在木版年画刷印区,同学们领略到了民间艺术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韵味;碑石传拓区和线装书籍装帧体验区同样挤满了人,同学们或小心翼翼地敲敲打打进行拓印,或穿针引线学习线装书的装订方法。体验结束后,同学们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