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文物南迁纪念展登陆上海
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感慨:“整个文物南迁的过程经历了南迁、西迁、东归、迁台和北返,虽历经艰难曲折,文物却基本完好无损。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历时最长、影响最深远的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奇迹。”12月28日,《北平故宫博物院古物馆南迁物品清册》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展出。中新社记者王笈...
【中华文化】在故宫感受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和万千气象‖王旭东
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这是近代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进步表现,紫禁城及其皇家收藏以公共遗产的形式实现了身份转换。在近代的动荡、变革与战火中,故宫文物经历南迁、西迁、北返等过程,历经20余载的颠沛流离,最终得以基本完整保存,写下了保护中华文化珍宝可歌可泣的篇章。1949年1月16日,毛泽东同志亲自指示,...
东西问|贝思文:“活”起来的文物如何拉近匈中文化距离?
贝思文:从2017年开始,匈牙利国家博物馆在中国举办了以“茜茜公主与匈牙利”为主题的文物展览。该展览聚焦17世纪至19世纪匈牙利贵族生活,上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和云南省博物馆引进了该展览。展览开幕后有非常多中国观众前去参观,观展人数之多让我印象深刻。匈牙利是一个小国,看到这么多中国人对我们国家...
南京博物院:九秩琢玉 玉汝于成
南京博物院自1933年的一张图纸起步,筚路蓝缕、与时偕行,已成为一座集保护、研究、教育、服务于一体的大型历史艺术综合性博物馆,其历史折射了时代浪潮下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历程,更展现了文物在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中的独特作用。赓续华夏火种“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鲸吞东北,虎视华北,故宫文物危如累卵。
祝勇:把故宫的历史与个人的生命融合在一起
如果时间是一条长河,那么故宫就是这条长河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虽然它只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但却珍藏了各个朝代的文物、典籍等历史遗产,汇集和凝聚了中国数千年的悠远岁月。在著名作家、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故宫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祝勇看来,透过故宫,历史是可以看见,也是可以走近的。这些年来,祝勇撰写了《故宫六百年...
瞭望丨丝路瑰宝见证文明融合之美
近年来,中土两国文化及文物交流日益频繁(www.e993.com)2024年11月26日。中国的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陕西各博物馆的文物精品就曾组团到托普卡帕宫展出。科贾曼向记者透露,可以展示近3000件古代瓷器精品的新瓷器馆正在建设中,有望在年内开放。更多更广泛的文化交流正不断推进,王建新介绍,今年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将与土库曼斯坦、塔吉克...
青铜“王者”楚大鼎的前世今生
直到抗日战争结束后,这批楚器于1946年到1947年间随着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一起回到南京,被安置在朝天宫的库房。1948年之后,国民党反动政权节节败退,开始将西迁珍贵文物运往台湾。可能是因为楚大鼎太过庞大,兵荒马乱之中这件庞然大物便被遗留在了南京。
东西问丨祝勇:文物南迁,故宫博物院如何完成世界文物史上壮举?
在峨眉武庙,存放着西迁北路文物共7286箱,10件先秦石鼓就存放在武庙西配殿库房里。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专家那志良先生在武庙西配殿隔出一个小房间作为宿舍,从此与石鼓为邻。每天早上起床,他就到大佛寺去,在那里办完一天公事,晚间回到武庙。古佛青灯伴他写下一生中最重要的学术著作——《石鼓通考》。
初代故宫人那良志:95年前,故宫博物院如何典守文物?
由那良志创作出版的《故宫五十年》,以1925年故宫博物院建院为开端,再现了故宫博物院自成立以后近半个世纪的动荡岁月,涵盖了故宫文物清点造册、国宝疏散后方、文物出国展览、文物运台等诸多重要历史事件。其中,有关抗战期间百万件国宝在战火中南渡北归、西迁东还的部分经过,更是首次在大陆披露。书中所记录的内容,都是那...
94年了,故宫曾有这些“掌门人”
马衡·抗战西迁1933年7月,马衡任故宫博物院代理院长,1934年4月任故宫博物院院长。1933年—1952年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当时正处于抗战时期,马衡主持故宫博物院文物西迁。抗战胜利后,他主持故宫博物院复员与西迁文物东归南京的工作。北平解放前夕,为确保故宫建筑与文物的安全,他坚守院长岗位,并与社会名流呼吁国民党当局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