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英烈传——杀身成仁,为国捐躯的十六位悲壮名将
史可法短小精悍,为人廉信,“悯国步多艰,忠义奋发,提兵江浒,以当南北之冲,联络声援,以图兴复,惜权臣掣肘于内,悍将跋扈于外,遂致兵顿饷竭,志决身歼”,取义成仁,追谥“忠靖”。六、满桂满桂,蒙古人,幼入中国,及长便骑射,每从征,多斩馘,为人忠勇绝伦。不好声色,与士卒同甘共苦,宁远、宁锦之战,功...
张民华:七律??七一抒怀
全句指今年“七一”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纪念日。铄古今:即震古铄今,震动古代,显耀当世。形容事业或功绩非常伟大,亦作“震古烁今”。语出明·史可法《复多尔衮书》:“此等举动,震古铄今。”铄[shuò]:有光彩,与烁同义。望志路:指中共一大会址,即中国共产党诞生地。会址地处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
胡宝亮:如椽之笔著信史——重读顾诚《南明史》
史可法一直是南明史籍极力讴歌的人物,作者在书中也肯定了史可法的民族气节,但对他的举止失措、无所作为提出了严厉批评:对于史可法的誓死不降,应当充分肯定他的民族气节。长期以来,许多学者和文人墨客受明清门户之见的影响,对史可法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偏爱,不顾史实作了过分的渲染。综观史可法的一生,在整个崇祯年...
历史上最被低估的六个将军, 你最佩服哪一个?
阎应元被俘之后,因为不肯下跪,被刺穿胫骨,“血涌沸而仆”,终英勇就义。相比史可法的功绩和名声,阎应元应该享受更多历史名声。读明清之交诸多抗清英雄事迹,而不痛苦流泪者,其人必定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列位看官,对于史上最被低估的六个将军,你最佩服哪一个?
历史上最霸气的五个姓名,个个成就非凡,真是人如其名!
后来扬州城破,史可法为了避免被俘受辱,准备自杀殉国,但是却被清军抓住,后来被清军杀害,而清军也在扬州城内屠杀十余天,扬州死者多达八十多万,一时之间,扬州变成了人间地狱,后人为了缅怀史可法的功绩,为其在扬州刻碑立传,其英勇事迹至今听来犹让人潸然泪下!
大明二十四名臣,他们的历史功绩足以震古烁今!
23.史可法——以身殉国、血溅扬州的抗清名臣24.郑成功——忠贞抗清、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这二十四位大臣,他们是明朝不同历史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们在交织着荣耀与耻辱、抗争与屈服、辉煌与衰落的历史进程中,他们以不同的人生,不同的命运,共同绘制了斑斓多彩、意蕴悠长的历史画卷(www.e993.com)2024年11月9日。也有祸国殃民的罪大恶极之徒...
北京街巷名称中的明代王侯将相往事
根据《明史·史可法列传》中的记载,史可法祖籍在顺天府大兴县。而昔日的大兴县,包括如今东城区、朝阳区、大兴区在内的大片区域,其核心区域就在东城区。史可法的祖辈,曾世袭锦衣卫正六品百户官职。而这位祖辈当差时,或很有可能安家于史家胡同之内。如果真是这样,史可法家族的祠堂也就顺理成章地出现在史家胡同...
多尔衮与乾隆的“误读”:《春秋》如何为清朝合法性“背书”
在史可法看来,南明政权符合《春秋》中的“大一统”观,继承大明,乃正统政权,满清入关只是“仗义扶危”之举,并不具有统治中原的合法性。次年,清兵南下,围攻扬州,史可法率部镇守,最终殉难。乾隆帝的解读十分有趣的是,清高宗乾隆在读《宗室王公功绩表传》时,偶然发现了昔年的摄政王多尔衮致南明督军史可法的书信。
沈松侨:振大汉之天声——民族英雄系谱与晚清的国族想象
岳飞既卒,胡祸蔓延,「汉人、南人永为被征服之民族,永无谯类」,乃后世孤臣烈士,如文天祥、张世杰、史可法、何腾蛟、郑成功诸人者,盖皆「食岳王遗传之幸福」,受岳飞「发达于无上上层」之民族精神所感召,誓死不屈,以排异种,是「岳王虽死而不死」。逮乎今日,民族主义风潮大起,日日激刺国人心海,「岳王灵魂亦...
大型历史古装史诗扬剧《不破之城》精彩上演
时任南明兵部尚书的史可法镇守扬州,在诸镇不救、朝廷不援的绝境下,以三千将士力敌十万清军。在清军主帅多铎屡屡劝降,万般无助的逆境下,一腔忠诚,誓死不屈,死守扬州,城池七日不破。表现了史可法肝胆慷慨、正气凛然,与扬州军民共铸“不破之城”的感人故事,再现史可法的精神风貌和不朽的历史功绩。与以往同类题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