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回眸司马光:史学巨匠 “文正”廉俭
????司马光于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中进士,历仕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四朝,由地方官吏、学官、言官至身居相位,“政声赫然,民称之”。????司马光祠内,神道碑堂安放着四通断碑,因其发掘于杏花树下,亦称“杏花碑”。碑文载有司马光功绩,及灵柩归葬时感人情景。据碑文载,司马光去世,“京师之民罢市...
欧阳修名气之大,可不止一首醉翁亭记;司马光的外号您知道吗?
司马光把新法比作毒药,主张全部废除。当时苏轼等人劝他保留新法的合理部分,司马光执意不听。苏轼气得连声高呼:“司马牛!司马牛!”指责司马光脾气倔强,有如犟牛。早在1066年,司马光曾向宋英宗进献八卷《通志》,讲述春秋战国的历史,英宗看后大加赞赏,命令他组织人手,继续编修。王安石变法期间,司马光退居洛阳,...
台北“笔墨见真章”:从《赵宽碑》读到陆柬之、司马光
澎湃新闻获悉,台北故宫博物院数月轮换一次的专题陈列“笔墨见真章——故宫博物院书法导赏”今日(1月11日)更换展件。新一期“笔墨见真章”展出东汉《赵宽碑》、唐代陆柬之《文赋》、北宋《司马光拜尚书左仆射告身》、明张弼《杂书》等古代书法珍品,呈现历代书法发展的历史脉络。本次展期持续至2024年4月7日。秦汉时...
司马光:小古文与白话文版有什么区别?你更喜欢怎么说?
第二句白话文的意思跟小古文也有一些差别,“众皆弃去”,这句话说大家放弃救援,然后离开了。当孩子的同伴面临危险,孩子一般会先采取措施救援,这是符合常理的,但是救援无果,大家只得放弃,大家并没有逃跑,一直在想办法救自己的同伴。司马光这个孩子也参与了救援,最后没有有效办法后采取的一种紧急措施,直接毁坏了...
“砸缸神童”司马光:为北宋补了一辈子“大缸”
宋仁宗嘉祐年间,社会稳定,政治清明,人才辈出。在汴京,同朝为官、均以古文闻名的司马光、王安石、吕公著、韩维,志趣相投,常结伴游玩,诗文唱和,被称为“嘉祐四友”。其中,司马光与王安石尤为亲厚。(来源:摄图网)当时的北宋,虽然表面看起来繁荣富裕,但建国初期巩固政权的防弊之政逐渐矫枉过正,冗官、冗兵、冗...
司马光砸缸救出的那个小孩是谁?他做了三件事,更值得学习
北宋历史之中对于司马光救人的记载其实只有寥寥几笔,不到一百字的古文不足以演化那个时代的精彩,也不足以说明这个几个孩童所构成的一方小世界和大道理(www.e993.com)2024年11月11日。司马光字按照传统对于名的解释叫作君实,所谓光芒照耀世界其实要做到的就是一个实际。他是陕州夏县的人,到七岁的时候就已经和当年二十多岁关羽一样喜欢读《春秋》...
司马光(北宋 史学家 夏县)
皇祐三年(1051年),司马光三十三岁,由宰相庞籍推荐任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他在任职期间对《古文孝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撰写了《古文孝经指解》一文。皇祐五年(1053年),司马光任殿中丞,除史馆检讨,修日历,改集贤校理,专任史官。从此,司马光开始了对历史的研究。正在司马光潜心研究历史时,庞籍被罢宰相职...
司马光:“修齐治平”的典范
司马光:“修齐治平”的典范《礼记·大学》曰:“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这就是古人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北宋司马光堪称践行“修齐治平”的典范,《宋史》对他的评价是:“光孝友忠信,恭俭正直,居处有法,动作有礼”。人品高雅不贪财色司马...
砸缸的司马光,还有这样一面
当然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也有人提出质疑,比如有人怀疑宋代没有这么大的水缸。但这个故事从宋代的《冷斋夜话》里就开始流传了,还被《宋史》收录,看来在当时人心中,司马光的机智毋庸置疑,认为他是具备这种脑回路的。小时候机智,为什么长大了画风一变,突然变得不讲人情、不通世故了?
千年重温司马光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故世称涑水先生。他是七岁便因破瓮救友而名震京洛的机智少年,是编纂巨著《资治通鉴》的史学家,是北宋四朝重臣。他一生正直磊落、忠心为国,“光孝友忠信,恭俭正直,居处有法,动作有礼”,这是《宋史》对他的高度评价,他也成为后人心中理想的文人士大夫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