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高手:擅用麻黄的9大药效(附单味用药禁忌)
吴鞠通也承认有这种情况,他的解释是“春初余寒未消”,但他惑于喻嘉言“微发于不发”之议,而捏造了一段仲景原文,用桂枝汤,颇遭物议,今日视之,也确实欠妥。而银翘散方,虽然用了荆芥,但对风寒外束之表证,就嫌发散之力不足,王孟英主张用葱豉汤,何廉臣、孙纯一就认为不妨加麻黄数分,使病在表者仍从表而解。...
打破砂锅问到底——中医的不传之秘|甘草|当归|麻黄|桂枝|白芍|...
《吴鞠通医案》清朝陈颂幕先生治一肿胀病人,予金匮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八分,附子一钱,甘草一钱二分,无效。邀吴鞠通先生治之。吴认为陈氏辨证不误,此病确属阳虚水停,选方用药也精纯不杂,取麻黄发表,附子扶阳,甘草和中。之所以无效,是用量不够。吴氏改麻黄为二两,熟附子一两六钱,炙甘草一两二钱,才取得较好...
朱良春自拟“半夏枯草煎”,治久服西药的长期失眠等类型,多有效验
综观古今,半夏应用临床,除化痰消痞、止呕之外,和胃降逆和安眼之用更为古今医家所重,且半夏剂量对临床疗效举足轻重。吴鞠通有半夏“一两降逆,二两安眠”之说,吴鞠通医案治李氏阳微、饮聚、呕恶、六脉弦细而紧,用姜半夏一两(合今之37.5g)合温阳通气药奏效。后因饮邪上逆,昼夜不寐,处《灵枢》半夏汤,半...
【学会分享】近代名医裘吉生辨治胃痛经验浅析
延胡索、降香亦入肝脾经,不但可理气止痛,还可行血祛瘀;瓦楞子可软坚散结,行气止痛,煅用止痛之力更强;吴鞠通曾云:“苦与辛合能降、能通。”黄连性味苦,吴茱萸性味辛苦,两药合用既
人物|许永强:蜀中自古多医家
曾懿曾得过4次温病,全赖著名温病医家吴鞠通的理论指导转危为安。因此,她十分祟拜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在《医学篇》中,她将《温病条辨》要方摘录成帙,明澈显要,一目了然;再附以生平经历之各科效验古方、时方和自制诸方,使学者从中获益,不致受庸医所贻误。《医学篇》反映了当时的疾病流行庭势化及中医...
打破砂锅问到底:再谈中药剂量问题_澎湃号·政务_澎湃新闻-The Paper
中药剂量的问题,一直缺乏一致的标准,清代医案上即可见“用药轻巧”,各药不过一二钱,有的甚至别出心裁,一般药材用根,名医偏偏用花,为求轻巧之至,无所不用其极,若问“根”“花”有何不同,却说不上来(www.e993.com)2024年11月20日。目前在台湾,“经方派”用药不过三钱,组方少则三味;而“恽派”动则过两,组方多则三四十味,却都有一定...
麻黄剂何止用于伤寒,杂症临床应用验案4则
吴鞠通却常去人参以之治痹。《温病条辨》有加减木防己汤。《吴鞠通医案》痹门共十五案,其中用本方竟占六案。其他如痰饮门、寒湿门、中风门等皆有用之。均去人参而重用石膏。如《痰饮门赵案》吴氏谓:“石膏少用万不见效。”该案“前后共用石膏百斤之多”。吴氏治痹是活用了仲景此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