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举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邀请到的专家有:福建博物院研究馆员栗建安、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崔勇、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教授陈鹰。参会的还有考古团队的主要成员: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深海考古项目负责人宋建忠,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研究馆员邓启江,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副所长蒋磊,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研究...
福建:守住文化的根 焕新古老的城
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对泉州市舶司遗址连续开展三期考古发掘工作,发现夯土台基、铺砖地面、石墙、石墩、排水沟和鹅卵石铺面等宋元明时期的大型院落官式建筑基址,确认了泉州市舶司遗址的位置以及分布范围;出土宋至明清时期福建安溪窑、义窑、磁灶窑、德化窑,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等窑口生产的瓷...
福建省全面推进非遗传承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对泉州市舶司遗址连续开展三期考古发掘工作,发现夯土台基、铺砖地面、石墙、石墩、排水沟和鹅卵石铺面等宋元明时期的大型院落官式建筑基址,确认了泉州市舶司遗址的位置以及分布范围;出土宋至明清时期福建安溪窑、义窑、磁灶窑、德化窑,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等窑口生产的瓷...
一个考古基地的十年(考古中国)
“将乐县博物馆院士工作站”“将乐县博物馆生物考古实验室”成立于2022年12月,这是由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两大国家级学术机构联合建立的,进站专家包括中国社科院历史学部主任王巍、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付巧妹等,也有福建省的专家及本地博物馆的成员。福建省考...
将乐窑:从山坳走向世界
2016年12月中旬,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将乐县博物馆组织队伍对将乐县万全乡碗碟墩一号窑址开展主动性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北宋中晚期的青白瓷、南宋时期的青瓷,以及独具特色的酱釉瓷。这些瓷器胎质洁白细腻,釉色莹润,器型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碗、盘、碟、盏、罐、瓶、壶、文房、明器等。
壳丘头遗址群:海洋文明的一缕曙光
2004年,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壳丘头遗址进行第二次发掘,并开展多学科研究(www.e993.com)2024年11月9日。2018、2019年,又开展了东花丘、龟山遗址的发掘。2020年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福建省考古研究院、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在“考古中国·南岛语族的起源与扩散研究”课题框架下,又陆续对祠堂后山、壳丘头、龟山、西营、东花...
封泥的发现与出土——从金石学到考古时代
2000年4月至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考古工作队在西安未央区六村堡乡相家巷村(图15)进行发掘清理,确认该地为战国晚期至秦代的建筑遗址,出土325件封泥。在此之前的1996年底至1997年初,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在该地進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封泥10000余件。目前资料尚未见公布。
福建:讲好文物故事 传播文明声音
“我们将全面、系统记录区域内水陆遗迹、遗物,初步构建海坛海峡海域水下文化遗产数字化系统,重建调查区域内水陆文化遗产的时空关系,为今后的保护、研究、管理等一系列工作提供依据。”福建省考古研究院水下考古研究所所长羊泽林说。我省是全国水下考古工作的重点区域。中国水下考古诞生之初,就将福建海域作为水下工作重...
考古2021︱宋辽金元明清考古:清平堡靖边,泉州城申遗
泉州城遗址2021年度的考古发掘工作,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福建博物院、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联合组成的泉州城考古工作队,围绕泉州市舶司遗址西南区域、泉州罗城墙遗址(龙头山段)展开。在泉州市鲤城区竹街10号(原人民电器厂)院内继续发掘的泉州市舶司遗址的西南区域,揭露出夯土台基及相关基槽、石铺或砖铺地面...
新石器时代考古
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于2012~2015年对闽西汀江流域进行了区域调查,初步构建了该地区从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末期的发展序列(《福江省汀江流域考古调查报告》,科学出版社)。(十)川渝及西南地区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于2018年对会理河头地遗址II区进行抢救性发掘,揭露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石棺葬??房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