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中德文化丛书·郭沫若的德语著作翻译与德语世界的郭沫若
一、与翻译研究相关的两对主要“转向”(一)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转向”和文化研究中的“翻译(学)转向”(二)翻译研究中的“社会转向”和社会学研究中的“翻译转向”二、翻译研究中的两对“转向”与本研究之间的关联三、郭沫若翻译研究现状与态势四、郭沫若的德语学习与德国精神给养第一章郭沫若与...
...詹金斯、莫利、汪民安、彭兰、隋岩……新媒体文化研究代表作
全书分为“理论探索”“技术批判”“文化观察”“亚文化审视”“访谈对话”5个部分,收入32篇文章,这些文章或侧重媒体文化理论思考,或侧重文化现象观察,或是对经典的回顾,或是对前沿问题的探索,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勾勒了近年来国内外媒体文化研究的整体图景。??国际视野,本土视角。通过所收录的文章与访谈,读者可...
《龙与狮的对话》:翻译深刻地影响了中西文明彼此面对的方式
重大的改变是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阅读文化转向的翻译理论。当时可以说有豁然开朗的一种感觉。文化学派关注翻译在译入语文化和历史的影响。重视历史背景,不单能够更好地解释各种各样的翻译史现象,更能呈现翻译对人类文化和历史发展的真正价值和力量。这就是翻译研究真正的意义。基于这个理解,我开始了翻译研究的新方向。...
《龙与狮的对话》:“翻译”竟如此深刻地影响了中西文明彼此面对的...
重大的改变是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阅读文化转向的翻译理论。当时可以说有豁然开朗的一种感觉。文化学派关注翻译在译入语文化和历史的影响。重视历史背景,不单能够更好地解释各种各样的翻译史现象,更能呈现翻译对人类文化和历史发展的真正价值和力量。这就是翻译研究真正的意义。基于这个理解,我开始了翻译研究的新方向。...
尤学工 封霄:近百年来历史故事研究的范式转换
这是本土学者在文化转向潮流中的一次尝试,何新称1986年该书首次问世后,国内学界“形成了以人类学、符号学方法研究中国上古文明的热潮,以及研究中国古代神秘文化的热潮”,但过度以史料迎合方法,难免出现穿凿附会的解释,其书中一些内容也曾受到多方诘难。文化人类学在发展过程中分化出宗教人类学、功能主义、结构人类学...
上海交大人文学院王宁教授在国际顶尖出版社出版英文专著
作者在书中讨论了促成和推动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各种理论思潮,着重评介了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和文化翻译理论,特别是本雅明的翻译理论、德里达的解构翻译观和后殖民翻译理论(www.e993.com)2024年11月25日。作者展望了未来翻译研究的发展前景,对翻译学科在日益全球化时代的新发展和新方向充满信心。
中国翻译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越来越多的翻译学者开始接受文化转向,语言学派翻译理论一统天下的格局被打破,翻译研究的路径出现多元化趋势,翻译理论的研究在整体上与国际学界保持了同步,涌现出许多翻译研究的新概念和新方法。翻译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人文学科,研究对象和内容更加开放和包容,研究方法也更加多元化。除了传统的语文学派研...
翻译理论家谢天振逝世,曾经翻译过《普希金散文选》
中国比较文学译介学创始人,中国翻译学最重要奠基人之一,翻译学学科建设最有力的倡导者和批评者之一。他是中国第一个从理论上论证翻译文学的归属问题的学者,也是中国最早论述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学者。他提出的“翻译文学是中国文学的组成部分”的观点已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接受。谢天振主要学术专著《译介学》自1999年...
76岁著名翻译理论家谢天振今日逝世,因疫情将不办告别仪式
中国比较文学译介学创始人,中国翻译学最重要奠基人之一,翻译学学科建设最有力的倡导者和批评者之一。他是中国第一个从理论上论证翻译文学的归属问题的学者,也是中国最早论述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学者。他提出的“翻译文学是中国文学的组成部分”的观点已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接受。
文学批评家、翻译理论家乔治·斯坦纳去世,享年90岁
在20世纪70年代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当中,译者逐渐从边缘地位上升到文化传播者和历史参与者的中心地位。斯坦纳1975年的著作《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提出的阐释学有关理论成为了研究译者主体性的一个重要的视角。在本书中,他提出了“理解即翻译”的判断,并且指出以阐释学为基础的翻译四步骤:信任、侵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