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性在我们身上的养成既不是出于自然,也不是反乎于自然的
在希腊语中,“伦理的”或“道德的”是指通过习惯而获得的品质,即人们所说的道德。我们所有的道德德性都不是由自然在我们身上造成的。因为,由自然造就的东西不可能由习惯改变。德性在我们身上的养成既不是出于自然,也不是反乎于自然的。第一,自然给予我们接受德性的能力,而这种能力通过习惯而完善。其次,自然馈赠...
儒家的“五德”,分别指的是哪五德?建议收藏!
“仁”不仅是最基本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什么是“义”“义”是指大义、正义、公平、公正、公道。在儒家思想中,义被看作是人生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取向。义强调的是个人行为应符合道义,不以损害他人为代价谋求自身利益。义还包括了对朋友、亲人的忠诚与关爱,以及在社会公共事务中的正直。因此,义在儒家...
诠释| 孔子说的“小器”“大器”“不器”,究竟指什么?
“器”原指用来容纳或储藏东西的器皿,可引申为人的度量、胸怀和仁德的高低,还可喻指人的技艺和才用。在《论语》中,孔子以总量言器,将人分为“小器”与“大器”,意指德性的大小之分;又以功用言器,告诫君子要“不器”,即超越具体功用的局限。这表明,孔子借“器”喻人,以“小器”“大器”“不器”说明人相应...
玉石之美的五德是哪五德,揭秘玉石之美:五德解析
玉石具备的第二个德性是仁爱和谦卑。仁爱是指对他人的关怀和善意;谦卑是指保持谦虚和谦逊的态度。玉石之美正是一种仁爱和谦卑的象征。在玉石的雕刻中,雕刻师需要尊重石头的原始状态,尽可能地保留原石的美感。他们不会刻意追求华丽和浮夸,而是尽力展现石头的内在美。这类对石头的尊重和谦卑的态度,也值得咱们学习和借鉴。
李海超: 道德心的开放性——儒家心灵哲学的两种范式及其超越
而所谓人德,指的就是道德。人的道德追求未必与天命相一致,说明道德追求另有其根源,不能完全上溯到天。道德的根源不能上述到超越之天,此与上文所说孔孟儒学未将天的根本属性设定为德性是一致的。这表明,在孔孟儒学中,道德本身不具有形上的超越性,它就是形而下的概念。
中国哲学“本义的价值”观念及其结构层次
《庄子·大宗师》云:“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www.e993.com)2024年11月18日。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天”和“一”,皆指“道”而言。就其德性之自然整体而言,谓之“天”或“自然”;就其形上超越性而言,谓之“一”。圣人、真人,于“天”“人”无所偏滞,是之谓“天与人不相胜”。这让人联想起孔子所说的“唯...
陈来:朱子的四德论_澎湃号·湃客_澎湃新闻-The Paper
如果分析起来,孚存于中,是德性;信见于事,是德行。道是人所共由,即道是指客观普遍的法则,德是指一个人特有的品质,至善是理的极致。用“得”或“得之于身”来申释德,这是源自先秦的传统,即德者得也。就心性论而言,朱子认为:存之于中谓理,得之于心为德,发见于行事为百行。(节)...
传统美德之“美”释义--理论-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也可说是将德性寓于审美,在美的享受中体验德性,如魏晋时期所形成的以形传神的审美风格。《庄子·天地》载:“留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性修反德,德至同于初。”可见,词源意义上的美,其含义是较为广泛的,有着漂亮好看、可口好吃、善良的品德、好人好事等意,而且与善是同意...
英伟达再创新高!纳斯达克还能买吗?
说白了,这完全就是强行为上涨找理由,跟21年机构把宁德时代的利润算到60年后一个德性。“入关后,自有大儒为我辩经”。总而言之,现在的纳指任谁都说不出一句便宜。但绝对没有涨到完全脱离基本面的程度。第二,目前纳斯达克并未出现鸡犬升天的情况。
顾宏义:《辨奸论》真伪问题考述(下)
据王水照等人辨析,张方平《墓表》及苏轼《谢书》皆当撰于元丰前期,故章文以为“论之先朝,载之史册”乃指张方平于神宗初年反对王安石任御史中丞的说法显然有误,此不赘述。对于《宋史·张方平传》所述张方平、富弼晤面之事,邓广铭认为,“富弼之由判亳州而落使相改判汝州,为熙宁四年六月内事,倘若老苏果曾于嘉祐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