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颖|人工智能生成作品的版权法规制
美国版权局通过解释宪法和版权法中的作者概念,认为作品的表达元素若由机器决定而缺乏人类创造则不能获得版权保护。同时,美国人工智能版权规制趋向采司法先行态度,旨在通过个案凝结立法共识。此前,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理威科先行数据库生成报告的著作权纠纷案时,法院主张涉案生成报告不是自然人创作的,因此不能构成著作权法意...
出版新书前必须了解的版权知识
“版权”(copyright)是英美法系的概念,从英文原词可知其最初意为“复制权”,是为防止他人未经许可复制作品、损害作者经济利益而设立的法律权利。“著作权法”是大陆法系的概念,原意为“作者权”(author'sright)。与英美法系的版权法相比,大陆法系的著作权法将作品视为作者人格和精神的延伸,更注重保护作者人...
案说版权法|汇编作品用了别人有版权的内容,构成侵权
某大学出版社辩称:被告对出版的《实用法语会话900句》享有著作权,该书是日常会话用语汇编,日常用语本身没有独创性,单个句子不能形成作品,不享有著作权;某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经过了合法授权,已经尽了法律规定的合理注意义务,某大学出版社的行为不构成侵犯著作权。黄某要求赔偿10万元并赔礼道歉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
著作权“限制”词义考——概念流变及现实意义
自20世纪始晚清政府初立著作权制度至今,“限制”一词在著作权法中的含义经历了由普通到特殊、由泛指任何对著作权原始状态的干预到特指对著作权人行权之制约的演变历程。该历程反映了我国作为法制后发国家对作为私权的著作权在接纳策略上的态度变化,也体现了著作权制度在我国的逐渐成熟。应透过历史维度,洞察促成著作权...
当创作进入“无人区”:版权法的新纪元与未来展望
(一)法律主体的新界定:AI能否成为作者?版权法中的作者身份通常限定为自然人或法人。然而,随着AI作为创作工具或主体的出现,这一传统概念正面临挑战。AI能否被视为作者,或者其背后的开发者、使用者应否承担作者身份,这些问题迫切需要版权法给出明确的回应。关于AI能否成为作者的问题,其实质触及了版权法的核心宗旨...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可版权性及默认权属分配——兼论判断作品...
类似地,著作权法中的“必要场景原则”和“混同原则”也可以用选择概率标准来解释:前者是指在文学、戏剧等类型的作品中,如果根据相关背景在表达某一主题的时候,必须描述某些场景,则对这些场景的表达不受著作权法保护;后者是指如果一种“思想”实际上只有一种或非常有限的表达,那么这些表达也被视为“思想”而不受...
「宁聚·案速递」同一幅作品,原、被告都有著作权登记证书!谁才是...
企业在制作装潢、生产和营销商品等过程中较为容易出现侵犯著作权的情况,企业应树立未获得授权的作品不得直接使用的基本观念,避免直接使用从网络上搜索到的图文直接使用在商品中;如确需使用他人的图文,可以在正规图库素材网站通过购买作品版权的方式进行使用,或直接联系著作权人获得授权进行使用。
著作权法中的“使用者权”批判
使用者权的提倡者认为,第一,在解释论层面,著作权的限制和例外不仅是被告的侵权抗辩事由,而且是作品使用者的权利(user’srights)。[9]第二,在立法论层面,应该将使用者权确立为一种具有可诉性的主观权利,使其具有法律规范的支撑。[10]第三,著作权的“限制”“例外”等命名和“使用者”“公共领域”等概念在...
互法新知|短视频平台著作权侵权法律问题研究——以长视频平台诉短...
2021年4月9日,中国电视艺术交流协会等涵盖行业协会、视频平台、影视公司在内的73家机构发布联合声明,呼吁广大短视频平台和公众账号运营者尊重原创、保护版权,未经授权不得对相关影视作品实施剪辑、切条、搬运、传播等侵权行为。按照法律规定,短视频平台应承担知识产权治理的义务,但实践中,对于用户上传的侵权内容短视频...
来认真讨论下 AIGC 带来的“著作权”问题——AI 创作的内容版权...
一、AIGC能否被认定为“作品”,受到《著作权法》保护?《著作权法》第三条将作品定义为“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一定形式表现的智力成果”,因此判定AIGC是否能够被认定为“作品”,一般需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考虑:1.是否属于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2.是否具有独创性;3.是否具有一定的表现形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