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縻和改土归流的本质,汉代经略岭南之险,与伏波将军马援的功业
本质上讲,羁縻制度是郡县制在扩张过程中,遭遇了巨大阻力后的一次改良,其模仿的对象就是分封制。设立初郡,最高长官由皇帝委派,不就是“替其酋长”?沿用当地习俗,“因其故俗而治”,不就是“不改其俗”?从结果上看,羁縻制度确实是有效的,岭南地区最终成功融入了汉帝国的版图。不过个人观点,羁縻同样也是低效...
羁縻制度出现于秦汉,历朝历代均有改土归流,元朝后规模逐步扩大
什么是羁縻制度?为何可以盛行千年?羁縻制最早出现于秦汉时期,中国从古代就一直是多民族共同生存,而这样就难免会互相产生摩擦,中央政权为了更好地控制这些区域,通常采取的方法就是恩威并施,而羁縻制中羁代表的就是威,中央政府持续像少数民族地区施加政治、军事压力,加强对这些区域的控制;而縻代表的就是恩,中央政府给...
隐匿贵州的七个宝藏地:北大考古博士的文旅攻略|四川|云南|遵义|...
穆川:对,所以这个也是涉及到中国古代的土司制度,它是在元朝的时候正式形成的,早期称作羁縻制度。就是说中央王朝依据原有的部落传统势力,来委任各首领相应品级的官位,授予一定的政治权力,当地的土官在臣服中央王朝的前提下,有自行处置行政事务的权力,还可以有一定的武装。这就是为什么播州杨氏最后能够反叛明朝中央的背景。
僧人也能做官?明代僧官,及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僧官制度是怎样的
僧官制度是由古代世俗帝制政府任命僧人担任官职、管理一定行政区域内佛教事务而形成的管理体系。它主要包括:僧官机构的建立和职员设置、官员的选任和行使职权、管理运作流程、配套政策规章。历史上,作为外来宗教的佛教传入中国后,能逐渐植根立足,发展壮大,成为中国古代三大宗教思想流派之一,而且无论与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
古代湘西的治理制度与治理模式,你了解多少?
这表明湘西隋唐时期实行的是州县制度。唐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羁縻制度,但因为溪州铜柱有“中古渐尔羁縻”的铭文,故普遍认为湘西在此时实行羁縻制度。其实玄宗时在西南设羁糜州36,县137,后州数增至92,溪州及所辖各县不在此例。五湘西土司制度始于五代,发展于宋,完备于元、明,终止于清,历经后梁、后唐、后晋、...
【历史文化】诡异的马湖‖周伦斌 _澎湃号·政务_澎湃新闻-The Paper
明代此边界虽不存,但为羁縻各民族,除实行土司、屯政制度外,沿江一带仍派有驻屯兵守护(www.e993.com)2024年11月20日。据有关专家考证,马湖营指挥机关驻地,开初设置在今天屏山县县城处,后设置在屏山县新安镇境内。以马湖营指挥机关驻地为中心,现存以“马湖”为地名处及史料记载,马湖营主要活动范围,大致北到邛崃、南到西昌、东到泸州一带。1256...
一文概述:是谁奠定了中国版图?
第二层是通过册封、羁縻、土司等制度和手段间接统治的边疆地区;第三层是以朝鲜、越南、暹罗(泰国)、琉球等为代表的藩属国;最后一层是尚未开化、与中原王朝对立或不存在直接关系的“处于化外之地的蛮夷”。那么问题来了,如何界定“天下”的地理范围?对此,有学者认为,“天下”不仅囊括了二十五史中记载的中央王朝...
浅谈:唐太宗是如何稳定多民族的大唐帝国的
第一方面,羁縻府州制度依然沿用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体制,即任命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当首领管理辖区内的百姓,并承认各大首领的政治地位。与此同时,少数民族各大首领在各自的管理区域内也有一定的自主权,这样也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政权的凝聚力,和各民族之间建立一个情绪、情感的沟通桥梁。
从原地“开挖”到千里之外“走亲戚”,贵州考古在搞啥?
土司制度,是从秦汉时期的“羁縻制度”发展而来。元代以前他们叫“土官”,元代正式命名“土司”。“土司制度”,可以简单理解为古代版的“一国两制”,是中国独有的土司文化。贵州是土司制度核心区域中的“核心”,拥有丰富的土司遗存。土司制度既有特殊性,又有普遍性,贵州的土司制度从元代开始,明代结束。是西南地区...
吕文利:论清代边疆治理
从入关后与西藏的接触,到一步步与时俱进的制度设计,可以看出清廷对西藏管理思想的变化,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从羁縻制度到直接管辖,而直接管辖也经历了一个过程,设置驻藏大臣及其权力的不断扩大,说明了清廷在西藏的制度探索以及不断加强统治的决心。驻藏大臣、达赖喇嘛的分权以及噶厦制的设立,也是乾隆皇帝“众建以分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