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金文揭示:西周没有设置公爵,最高的爵位是侯爵
按照西周宗法制度,理当是由嫡长子伯禽继承,但事实上并没有。周穆王时期,任命周公旦后代为统帅,又一次讨伐东国。“班簋”铭文记载了这一历史:“王令毛伯更虢城公服,屏王位,作四方极...王令毛公以邦冢君、徒驭、铁人伐东国骨戎,咸。”其大意是,周穆王命令毛伯接替虢城公的职位,保护天子,率领四方,然后行文中...
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儒家君子之行的典范,对西周的发展有何影响
西周攻克殷商,建国之初为了更好稳固统治,统治者采取以血缘宗法制为纽带的分封制。事实证明,西周的宗法分封制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为了进一步凝聚人心,周人将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特色渗透到了国家的方方面面,这个文化特色就是周人极力推崇的周礼。周礼是自文王时期便开始制定的一套礼仪,至武王克商后这套礼仪的用武之...
西周吸取商朝衰亡教训而制定宗法制和分封制,随生产力发展而过时
“宗法制度”,确定的是天子之位和诸侯之位以致士卿大夫之位如何传承——即“立嫡不立长,立长不立贤”以及“大宗小宗”的制度。“礼乐制度”,即是对“尊卑长幼”所立的严格等级规定,又是一种文化同化的极好教育方式。可以说,看起来,西周的制度似乎已经设计得“天衣无缝”。就此,可以去看王国维的《殷周制...
晋献公“作爰田”对分封制变革的不彻底和宗法制加强使晋国分裂
“无蓄公子”制度,在实质上是对西周宗法制的一次彻底改革:从此后,晋国国君之子除太子外,都不能留在晋国出仕。这使得晋国无法形成强大的公族势力,对国君执政构成掣肘。很多人认为,正是这项制度,使得晋国公室羸弱、权臣层出不穷,是后来韩、赵、魏三家分晋的根源。晋文公时期的六卿制度,也是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建立...
程浩:大一统视野下的西周分封制
二是与分封制密切关联的宗法制,以血缘或拟血缘关系为纽带紧密联结天子与诸侯。《四告》载皇辟天子基于“图厥万亿之无后嗣孙”分封,《祭公之顾命》亦云“丕则亡遗后,至于万亿年”。简文最重要的信息,是关于周初分封目的的描述。《祭公之顾命》载“方建宗子”的目标是“丕惟周之厚屏”,《系年》明确说为...
周土地的变迁与分封制的实施,西周为什么要分封制?
首先,分封制有助于维护中央政权的稳定(www.e993.com)2024年11月6日。通过分封,君主可以借助诸侯的力量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同时也可以通过诸侯之间的相互制约来防止权力过于集中。其次,分封制有助于开发边疆地区。由于西周的版图不断扩大,中央政权难以直接管理所有地区,通过分封给诸侯,可以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边疆资源。最后,分封制也符合当时的宗法制度。
中国西周贵族与西欧中世纪贵族有本质不同,前途也有优有劣|文史宴
西周残余势力拥立周携王,自立为王的周平王又用册封诸侯(秦)、默认吞并邻国(晋)、默认弑君害兄(卫)等手段,拉拢部分诸侯,消灭了正统性更高的周携王,但周平王也带头破坏了基于家长制的宗法制度。周朝的宗法制社会,从天子开始以家长制的方式逐级下移,一旦天子-诸侯之间的家长制动摇,天子-诸侯-卿大夫-陪臣这种向下...
虞万里谈杨宽先生治学:为写《西周史》,全面研究《仪礼》
我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看了王引之《春秋名字解诂》后,对中国古代的名和字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所以八十年代初就读过杨先生的《冠礼新探》和《试论西周春秋间的宗法制度和贵族组织》等文章。在这两篇文章中他援引摩尔根《古代社会》易洛魁族的大名、小名习俗,来解释冠礼取字。易洛魁人出生时由母亲取名,是幼名。到...
王祁丨“里君百姓”与西周“里”组织形成
这是由宗法制和分封制决定的,只要是同姓贵族,就能找出血缘关系;只要是异姓贵族,就能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寻出姻亲关系。《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载“为父子、兄弟、姑姊、甥舅、昏媾、姻亚”,其中“姑姊、甥舅、昏媾、姻亚”皆是异姓姻亲,说明周代的异姓姻亲范畴极广。因此西周金文已有“婚媾”一词,还...
从西周到春秋,周天子如何一步步没落?看完才知,啥叫人心散了
宗法观念所出现的下移趋势,对于宗法的进一步完善和普及起到了十分巨大的作用。西周后期宗法观念向着系统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并且在春秋时期基本上完成了这一历程,以至于春秋时期的宗法制度和宗法观念都达到了新的水平。3、经济层面的变化追本溯源,可以说国人暴动与“共和行政”的出现,都与当时的经济变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