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马进︱中国讼师电视剧《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观后
今年4月,我出版了《訟師の中国史―国家の鬼子と健訟(讼师的中国史:国家的鬼胎与健讼)》(筑摩选书)。讼师是指昔日中国社会中那些帮助人们打官司的人。在书中,我描绘了宋代以来中国社会中频繁发生的诉讼现象。我把这本书送给京都大学的社会学同事之后,收到了她的回复。她告诉我,自己是中国历史剧的粉丝,最...
邓建鹏|论清代州县诉讼结构的成因
综上,本文所谓“诉讼结构”,是主体(官员、当事人、讼师及代书等)重复运用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不断重现特定诉讼行为模式,固化诉讼理念的过程。这些行为模式与固化理念主要源自州县官和双方当事人间的冲突、利用和支配等因素的交互影响。清代州县诉讼可能存在不同的地方特征或时代特色,比如,黄宗智注意到,清代民事审判...
涂秀虹:余象斗及余氏书坊之于公案小说类型发展的意义
余象斗出身刻书世家,而又亲自参加出版和编撰,有着丰富的出版经验和敏锐的判断能力;又因为出身儒业,具备法律知识和司法文书写作的能力,还因为读书士子的学养而力图以公案小说宣扬“廉明”的吏治理想,加上对小说文体和小说出版传播的了解,颇为全面的知识结构使其具备“跨界”的可能性,因此才能作为书商而兼为小说编撰者...
涂秀虹:书判体公案小说编刊的知识语境及其认识价值
讼师是一种专门帮诉讼两造打官司的职业,渊源久远。讼师必须熟知法律条文和打官司的程序、技巧,自然产生了所谓讼师秘本,明代刻书业鼎盛发展,所谓讼师秘本大量编刊,现存比如:清刊本《萧曹遗笔》叶氏撰《鼎刊叶先生精选萧曹遗笔正律刀笔词锋》,嘉靖刻本;徐昌祚辑《新镌订补释注萧曹遗笔》四卷,明癸未序刊本②;...
今天律师是“金领”,明清同样为人诉讼的讼师,为何地位却很低?
清代讼师由堺雅人、新垣结衣饰演的《LegalHigh》可谓好剧之一,该剧以律师这个职业为切入,讲述二人帮人打官司的故事。律师是今天法院开庭审判的必需,律师制度的出现也被认为是现代司法程序的进步,今天的律师是学习的西方,其实早在明清时代,中国也出现了类似西方律师的讼师,这个群体和今天的律师有什么异同呢?
“三治融合”:明清整治虚假诉讼的本土经验
可见,明清中央政府对虚假诉讼的应对机制,在明中叶以降逐渐形成以禁压讼师为主的法律链条,同时也反映出立法倾向重刑主义、司法侧重调处、法律服务群体成长受制等问题(www.e993.com)2024年11月19日。严于治官。构筑严格的官员惩罚和问责机制,是整治虚假诉讼的重点。明清两代在详定以上律例文本时,虽对原审大臣、钦差大员、地方官失察教唆词讼、...
尤陈俊:中国法律社会史研究的“复兴”及其反思——基于明清诉讼与...
需要指出的是,夫马进和黄宗智起初皆主要以研究中国社会史而蜚声于学界。在被译为中文并于1998年出版的《明清时代的讼师与诉讼制度》一文中,夫马进专门设置了一节文字,用来集中讨论明清时期的“健讼之风”(或称“好讼之风”)。他利用康熙末年浙江会稽知县张我观所撰的《覆瓮集》、乾隆年间湖南宁远知县汪辉祖所撰的...
中国古代是如何应对律师的:讼师贪利与讼师恶报
尤老师认为,不管是“讼师贪利”还是“讼师恶报”,都是当时的司法体制在制度资源方面逐渐无法有效应对社会变迁之时,用来弥补其正当性的一种“话语资源”。帝国内外吃紧,细琐之事本可通过各种程序予以消解,正是讼师,把芝麻小事诉诸公堂,耗费司法资源。也正是如此,明清时代所处之社会,不能说是民主的,不能说...
讲座︱夫马进:世界史与中国史上的讼师
正是对这种例外的重视,才能使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历史上的人物、人群与事件。因而,从王有孚对讼师的“例外”评价出发,夫马教授开始了对中国诉讼制度的探讨,既对讼师秘本进行了考察,也开展了对于地方档案的研究。此次的报告是夫马教授对于诉讼研究的最新成果,他以更宏观的视角,将明清时期的讼师与世界史和中国史上的...
历史的大视野与小细节 ——双重性公共组织与明清基层社会的支配力量
笔者不揣浅陋,试图通过探寻歇家与保歇制度的历史起源,辨析士绅社会、宗族社会与乡村自治论之间的关系,在前辈诸贤研究的基础上,尝试用双重性公共组织的概念来讨论明清时期基层社会的支配力量。宋代揽户与歇家、保歇制度的历史起源胡铁球从歇家的经营方式考察,认为唐宋时期的旅店、居停人、邸店等是歇家的历史起源,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