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地震都预测不到,地球科学到底在研究什么?
目前,人类掌握的地震预警技术,利用的是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差异。每当地震发生,大地都会释放两位“信使”——纵波(P波)和横波(S波)。纵波是个急性子,速度达到每秒5至8千米,穿透固体迅速到达目的地,即使在液体中也能以每秒1至5千米的速度前行。尽管它来得快,破坏力却较小。而横波则像是沉稳的“力量派”,虽然移动较...
地震知识科普:墨迹天气带你揭秘地震预警的特点
一般来说,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每秒几公里,而电波的速度为每秒30万公里。因此,如果能够利用实时监测台网获取的地震信息,以及对地震可能的破坏范围和程度的快速评估结果,就有利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之前的短暂时间发出预警。研究表明,如果预警时间为3秒,可使伤亡率减少14%;如果预警时间为10秒和60秒,则可使人员伤亡分别减...
防范地震的有效步骤,开启墨迹天气地震预警提醒
一般来说,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每秒几公里,而电波的速度为每秒30万公里。因此,如果能够利用实时监测台网获取的地震信息,以及对地震可能的破坏范围和程度的快速评估结果,就有利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之前的短暂时间发出预警。研究表明,如果预警时间为3秒,可使伤亡率减少14%;如果预警时间为10秒和60秒,则可使人员伤亡分别减...
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态势:固体地球系统
(4)地震波传播特性: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和路径受到地球内部物质的密度、弹性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其传播特征和震相十分复杂。通过研究地震波的传播特性,可以推断固体地球圈层的物质组成和结构。(5)长期演化过程:固体地球系统经历了长达数十亿年的演化过程,包括地球形成、大陆地壳生长、岩石圈板块的形成和演化、...
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地震预警网!如何预警?一文了解
密集的地震监测网络捕捉到“纵波”的信号后,会快速测定出震级、烈度、震源深度等相关数据,并借助电磁波传播速度比地震波更快的特性,赶在横波到达前向各个终端发出预警信息。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主任李永林:国家地震预警工程建成了覆盖全国的地震预警网络,在重点预警区首报用时平均仅需7秒,在一般预警区首报用时10至30...
地震波——点亮地球内部的一盏明灯
地震波从震源处产生后,按照传播介质质点运动规律划分,分为涨缩波与剪切波(www.e993.com)2024年11月8日。涨缩波代表介质体积的涨缩,在地球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约为4.0-7.0km/s,其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传播的方向一致,所以也被称为纵波或者P波。剪切波代表介质的变形作用,在地球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约为2.0-4.0km/s,其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传播的方向...
【学术地理】地理科学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地震波传播速度与距离...
实际上,这与事实恰恰相反。而我们重点要了解的地壳、岩石圈及软流层,从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变化去判断是根本不可能的。另外,地核中是能测到横波的传播速度的,但图中也没有标出(胡国富,2013)。有没有更好的图示可以辅助理解?当然有!第一种,要了解整体状态变化,可看图2左图;要了解近地面千米内的地震波变化情况...
地震也分季节?最新研究首次阐明暴雪暴雨可能引发地震
结果显示,2020年之前,能登半岛的地震是零星的、彼此无关的,但从2020年底开始,地震变得更强烈和集中,开始呈现地震群模式,并且“地震速度”(地震波在两个监测站之间的传播速度)会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弗兰克说:“我们必须解释为什么我们观察到这种季节性变化。”研究团队开发了能登半岛的流体力学模型,调查季节性...
这个是对地心的一个研究:地核疑似正在变形,但原因未知
在上世纪,通过地震波的探测,科学家就曾发现,在距地表大概2900公里处,地震波的速度出现明显下降,且通过这个位置时,横波消失,但纵波却存在这说明,在大概2900公里处地球出现了分层,且这层是为液态,因为横波无法穿过!结合地心的压力以及温度,所以科学家猜测,地球的中心,应该是一个由铁和镍形成的熔融态核心!
??地震预警不是预报而是警报,发生地震时如何科学避震?这些知识...
具体来说,地震发生时会产生两种主要地震波,一种是速度较快但震动较弱的纵波,一种是速度较慢但震动较大的横波。地震预警就是利用纵波比横波传播速度快,以及电磁波远比地震波传播速度快的原理,在地震发生后,通过震中附近的地震仪捕捉到纵波,利用地震波信息快速计算出地震参数和影响程度,抢在具有更大破坏性的横波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