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诺”成功扑入木星怀抱 成为木星“人造卫星”
据报道,NASA加州喷气推进实验室4日晚表示,通过地面遥控操作,“朱诺”探测器点燃主发动机进行35分钟的减速后已成功进入绕木星轨道,成为木星的“人造卫星”。一名中国航天专家5日对《环球时报》记者介绍,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大、自转最快的气态行星,现已发现68颗天然卫星,很像是一个微型的太阳系,所以目前普遍...
大跃进高潮时,提出人造卫星计划,东方红一号为何能在此时诞生?
钱学森严肃地问道:“卫星放到天上到底能不能看见?”潘厚任回答:“这个星的直径1米,亮度相当于7等星,在天气、光线都好的情况下,人的肉眼最多只能看到6等星,也就是基本看不见7等星。”通过团队的共同努力,他们最终在卫星的末级火箭上加装了一种特殊材料制成的“围裙”,这样卫星发射后,末级火箭脱离时“围...
报废的人造卫星为全球变暖背锅?
报废的人造卫星为全球变暖背锅?卫星在高层大气中被烧毁,但是我们仍然不知道这对地球的气候有什么影响。卫星在地球大气中被灼烧(图源:PaulFleet/shutterstock)埃隆·马斯克公布了他将在6个月内处理100颗报废的星链卫星,为了不影响其他在轨卫星的工作状态,SpaceX决定通过降低卫星的轨道高度而让卫星和大气产生摩...
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在轨53年仍未坠落,它还在工作吗?
1970年4月24日,我国发生了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升空,被运载火箭长征一号送入近地轨道平稳运行,这是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代表着新中国建立后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和科技水平。当时,东方红一号设定的使用寿命只有20天,但直到它电池耗尽停止信号发射并与地面失去联系,它一共在太空中待...
“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 中国航天日 | 科学史
1965年5月初,中央专委通过了国防科委提出的1970年到1971年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报告,指出由中国科学院负责研制卫星本体等任务。10月至11月,中国科学院主持召开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总体方案论证会,国内多家单位参与论证,广泛征询意见。会议确定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命名为“东方红一号”,性质为一米级科学试验卫星...
木头做的人造卫星?科学家将用木头制造史上最环保的人造卫星
在近地轨道上,卫星的温度范围从-85°F(-65°C)到+257°F(125°C),具体取决于其高度和太阳照射(www.e993.com)2024年11月10日。担心的是,卫星中的木质面板可能会在温度变化时变形或开裂。然而,早期研究显示,在实验室中以类似太空条件保存的木材没有出现可测量的质量损失、腐朽迹象或损坏。
科普| 想要投身卫星事业?一文为你答疑解惑
人造卫星,顾名思义就是“人工制造的卫星”,人类用火箭把它发射到预定的轨道,使它围绕着地球或其他行星运转,以便进行科学探测、远距离通信或科学研究。太空的高度非常高,所以卫星不受领土、领空和地理条件限制,视野广阔。唐朝诗人王之涣有两句著名的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即使人类站在最高的楼上,也只能...
人造卫星上天,毛主席提了4个要求,个个难于上青天
如果选择多普勒测速仪,它虽然造价低廉,也没有那么多的附加要求,但是,它的测量精度会差很多,无法保证计算结果的高度精准。最终,测控专家陈芳允提出的跟踪测轨方案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并成功通过了各项试验和测试。正因为有了这个突破,科研人员才实现了人造卫星的精确定位,才能够对卫星的行进轨迹进行计算、预判。“...
12.07历史上的今天-第一颗人造卫星
人造地球卫星按运行轨道可以分为:低轨道卫星、中高轨道卫星、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低轨道卫星的轨道高度为200~2000千米;中高轨道卫星的轨道高度为2000~20000多千米;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轨道高度为35786千米,位于赤道上空卫星重量大型卫星(大于3000kg)>3吨...
“小巨人”成长记|中科天仪:一台望远镜的“星”路历程
天文仪器的设计和制造是一个高度专业化、技术密集型的领域。国际上,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在该领域长期处于领先地位。近年来,我国的天文仪器制造企业奋起直追,正不断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从传统的光学望远镜,到射电望远镜、亚毫米波望远镜、红外线望远镜、太阳望远镜,再到用于探测近地天体和人造卫星的专业设备。